【#唐朝為何被稱為巨唐#】
【有一個日本遣唐使叫阿倍仲麻呂,漢名朝衡,也作晁衡。
他在唐朝做官多年思念故土,唐玄宗允準其回國。
結果遇到風浪船翻了,李白得知後還專門寫了首詩:
“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明月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
結果沒過多久,晁衡又返回長安了。
一問才得知,他從海上飄到了驩huan)州。
這地方在哪呢?今天的越南乂安省,唐朝時期屬安南都護府。
當地官員一看:臥槽,這不是秘書監的晁大人嘛!
然後又給送回去了。】
~~~~~~
評論區:
〖阿部仲麻呂與藤原清河一共四艘船回日本。
他倆所在的第一艘船在琉球做了補給,結果出海遇到台風,這下才被刮到了越南。
上岸後遇到土著襲擊,船員全死,他倆是一路殺到唐朝駐當地衙門的。
後來藤原清河改名叫河清何清),想回日本結果唐朝還不放他走,隻放了他女兒回日本。〗
〖更難繃的是第二艘船坐著鑒真大師,是他的第六次東渡,到了日本。〗
〖如何在滿身血跡又拿著刀的情況下證明自己是朝廷命官?〗
〖官服、官印、首都口音,以及禮法知識。〗
〖在那個時代,那些特定的知識,普通的唐人不一定能知道,比如說一些官場的知識,還有他當時身上應該穿著衣服也和普通唐人不一樣。〗
〖幾百年後,漂流到大明的朝鮮人同樣麵臨著“如何證明自己不是倭寇”的問題。寫下《漂海錄》的崔溥靠著官服官印和地方官員筆談初步證明了身份,最後還是要去北京核實。〗
〖船員全死了,結果兩個當官的武力值這麼高?〗
〖你以為是他倆帶頭,領著全船人走?其實是全船人保護他倆!〗
〖君子六藝,宋之前讀書人都是文武雙修的。〗
〖在大唐,沒點功夫都混不了官場的,而且晁衡跟李白混的,劍術不好怎麼跟青蓮居士混社會。〗
趙匡胤:大宋文人也是文武雙修,怎得憑空汙人清白!
李世民:還能因為什麼?因為你武功差,所以後人默認。
趙匡胤:肯定是明、清兩朝做的,朕是幫他們背了黑鍋。
朱元璋:東華門外唱名者,方為好男兒,是哪個朝代說的來著?咱記性不好,趙大幫咱想想。
朱棣:狄青是如何入軍隊,又是為何被貶的?俺記性也不好,勞煩趙大也幫俺想想。
趙禎:漢臣不能算文人!
朱棣:官至樞密使,居然不算文人?俺是不是應該誇誇宋朝,居然敢讓武將做宰相?
大唐,開元年間。
蜀地,眉州。
瓦屋山,迷魂氹。
“混社會?一聽就不是好詞。”李白無語的吐槽道。
我一個詩人,朝衡一個遣唐使,被後人用混社會形容,倒像混跡市井街頭欺壓良善的潑皮無賴。
~~~~~~~
【安史之亂中,安祿山拉攏哥舒翰說:“咱們祖上都是胡人啊,應該一條心的。”
哥舒翰破防了大罵:“你才是胡人,你全家都是胡人!老子堂堂正正大唐人!”
安祿山也破防了:“你個突厥狗也配稱唐人!”】
——————
【我前兩天搜了一下玄奘西行路線,發現他隻要稍微晚幾年出發,那麼他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走國內路線。】
~~~~~~
評論區:
〖“你是哪裡來的野和尚?”
“貧僧自東土大唐而來。”
“聖僧,有禮了。”〗
〖《玄奘之路》紀錄片裡麵講,玄奘西行最驚險的事情就是怎麼躲過守邊的唐軍。〗
〖為啥呀,他不是有大唐皇帝親自給的通關文碟這些的麼,難道邊軍不認?〗
〖你說的是西遊記的劇情,但現實裡,他是偷渡出去的,沒有通關文牒。〗
〖他跟高昌國王約好了回來的時候講經,結果回來的時候已經沒有高昌國了。〗
〖唐僧無需走回祖國,因為祖國在向他走來。〗
〖即便回來了,李世民並不是很看重他的佛經,而是對沿路事無巨細的各國風俗文化記載很在意,並認為這些內容對大唐軍事行動有幫助。〗
李世民:這次不是偷渡,朕不僅給了通關文牒,還派了仆從伺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