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是啊,是啊,帶刀、帶弩、身著盔甲,全副武裝的步兵和騎兵保護我。
李世民:不是還有幾個手無縛雞之力、崇尚王道的文臣嗎?
玄奘:陛下口中的雞莫不是朱雀?您管能擒殺野豬的禮部官吏叫手無縛雞之力?
李世民:對啊,他們確實沒捉住雞。
玄奘:貧僧每天念佛經的時候,他們就在旁邊研究《漢書》中漢使的故事,殺性比軍隊那群人還大,這也叫崇尚王道?
禮部隨行人員:周公三年踐奄,難道周公不崇尚王道嗎?
玄奘:……
————————
【看《唐詩鑒賞辭典》,讀到杜審言的《渡湘江》,悲傷的不要不要的。
我心想,至於麼,貶到哪兒了呀?
一查,峰州,再一百度,越南,那確實很悲傷。】
~~~~~~~
評論區:
〖《唐會要》記載:骨利乾處北方瀚海之北。二俟斤同居。勝兵四千五百。口萬餘人。草多百合。地出名馬。其國北接冰海。晝長夕短。日沒後。天色正曛。煮一羊胛才熟。而東方已曙。蓋近日出之所也。貞觀二十一年正月內附。〗
〖翻譯,翻譯!〗
〖北方有一個叫骨利乾的國家,一萬多人口。國家北接北冰洋。太陽落下去,餘輝還在,煮一個羊肩剛熟,太陽又出來了。貞觀二十一年內附。〗
〖舊唐書裡麵還有極晝極夜的記錄。〗
〖宋人讀史書時,看見這些記錄,為何還能嘲諷唐朝?〗
〖唐朝極盛之時,他們沒見過,但唐末大亂,他們都是親身經曆者,說出那些話,也不奇怪。〗
趙匡胤:後人也有明事理的,總算說了句公道話。
而且朕隻是重文抑武,並沒有輕武!
杯酒釋兵權,但邊疆之地的武將,朕對他們無比信任。
肯定是弘文和尚做的。
弘文和尚:皇兄認為是貧僧做的?
趙匡胤:不然呢?
弘文和尚:您信任邊疆武將?您那是沒辦法,怕他們學了石敬瑭。
趙匡胤:問跡不問心,你就說朕信不信任他們?
······
“阿耶,兒臣的大唐被稱為巨唐。”李世民攙扶著李淵,往太極宮走去,欣喜的說道。
雖然數月之前,已聽過巨唐之名。
但再聖明的君主,也喜歡被人誇讚,尤其誇讚不是溜須拍馬,而是言之有物。
“這是朕的大唐!”李淵強調道。
沒有朕,哪來的你?
後人將你比作開國之君,你還真以為自己是開國之君不成?
李世民啞然失笑,當真是人越老,越計較。
“是阿耶的大唐,若無阿耶,何來大唐?”
李淵頗為輕佻的冷哼一聲,小聲嘟囔道:“這還差不多。”
北宋,汴梁。
趙匡胤默然歎了口氣,“唐是巨唐,為何大宋就是弱宋?”
大宋雖然武功差了一點,但文治難道比不上唐朝?
大宋之仁政,福澤千年。
唐朝武功頗盛,給中原大地帶來了什麼?
李世民:宋朝武功和大唐相比,隻是差了一點?你被趙光義毒瞎了眼睛?
宋有仁政,大唐沒有?
還福澤千年?
後人將政策修修補補,亦或者政策有些相像都算,那秦朝也算福澤千年。
嬴政:為帝者,心胸自當開闊,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
朕的大秦被罵了幾千年暴秦,朕也沒生氣。
哦~~~忘了,朕隨時可以巡遊的郡縣,在宋時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燕雲十六州。
趙匡胤: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你們太過分了。
嬴政:謊言不會傷人,真相才是快刀,趙國王室強烈否認你的趙和他們的趙是同一個趙。
趙匡胤:……
嬴政:對了,宋國公室也讓你把國號改了。
趙匡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