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出身的人聚在一起,就會出現一個我們無比熟悉的詞:結黨營私。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而那些沒有當官的僧人,也與權貴交往密切,氣焰極為囂張,屢屢作奸犯科,卻又因權貴庇護,而沒有受到處罰。
所以這次滅佛,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參與政治。
唐武宗滅佛後,寺廟也納入兩稅法管轄範圍,寺院田產逐步納入征稅範圍,甚至有地方官吏以“香水錢”名義強製攤派。??
香水錢,最早可追溯至唐中宗景龍二年確立的,繳納三萬貫可度為僧尼的鬻度體係。
也就是說,想當和尚,得交錢,才能獲得官方認可。
否則即便有了師承、剃了度,也是非法和尚。
安史之亂爆發後,天寶十四年,右仆射裴冕為籌措平叛軍費,提出在各地設置戒壇開展度僧活動,征收僧稅緡作為香水錢。
而強製攤派則是穆宗至文宗年間,徐泗觀察使王智興以置戒壇名義在江淮地區公開鬻度,僧尼需繳納三緡獲公度身份。
也就是說,哪怕你是中宗景龍二年前入佛門的和尚,也得交錢,才能獲得官方認可。
網上有個關於這件事的段子。
和尚:我是和尚。
官員:怎麼證明?
和尚:我是光頭。
官員:天生禿頭的人也光頭。
和尚:我有師承。
官員:誰知道你們是不是串供?
和尚:那要怎樣才能證明我是和尚呢?
官員:度牒。
和尚大喜:您早說啊,我有。
官員瞥了一眼:你這是假的。
和尚:我這是朝廷發的,怎麼能是假的呢?
官員:朝廷當初給你度牒的時候,你交錢沒有?
和尚搖頭。
官員:那就對了,沒交錢的度牒,都是假的,你現在交錢,我用上大印,你這假度牒也就是真度牒了,你也就是真和尚了。
和尚:你的意思是貧僧剃了度、拜了師、守戒律、不近女色、不食葷腥、拿著朝發的度牒,結果貧僧是假和尚?
官員:對,沒蓋章就是假和尚。
和尚:你這是強買強賣!貧僧要還俗。
官員:你這是非法還俗,你得先花錢證明了你的和尚身份,才能合法還俗。
和尚:我去其他地方……
官員:我們這明碼標價,給錢就蓋章,但你去其他地方……】
王智興:瞎編排!
蘇軾:後人段子倒沒有誇大。
王智興:你也賣了!
蘇軾:我是為了修繕府衙和西湖,沒有強買強賣,所得全用在正事上。
王智興:我難道私吞了?我還不是為了國家嗎?
蘇軾:你為了養兵,最後都打折促銷了……
安史之亂平定後,各路藩鎮因為沒錢,開始通過大批量發放度牒的方式來搜刮錢財。
王智興還通過減價、簡化流程的方式大批量出售度牒。
每個人隻要交兩緡錢,就可以發放度牒,連出家儀式都不需要。
當然,出了這個節度使的地盤,又或者當地節度使又缺錢了,那你還得再買一次。
王智興在曆史圈內並不出名,但聊到安史之亂後的各路藩鎮,這是一個避不開的人物。
蘇軾曾在元豐元年五月的上書中借王智興之事,闡述徐州的重要性。
“而王智興以卒伍庸材,恣睢於徐,朝廷亦不能討,豈非以其地形便利,人卒勇悍故耶?”
王智興以行伍中的平庸之材,在徐州肆意妄為,朝廷卻不能討伐他,難道不是因為徐州地形便利、士卒勇猛強悍的緣故嗎?
蘇軾在杭州修繕府衙、西湖、築緹時,因為府衙的錢糧不夠,上書請朝廷特批度牒給他發買。
元豐年間,度牒的官方售價是一百五十貫。
眾所周知,官方售價是官方售價,能夠用官方售價買到的東西,不能說沒有,隻能說很少。
當時,夔州路達三百貫,廣西路高達六百五十貫。??
有的時候,甚至要加價至上千貫,還要托一番人情才能買到。
喜歡刷視頻:震驚古人請大家收藏:()刷視頻:震驚古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