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何改善之策?
你要說一點怨氣都沒有,那不現實。
怨氣自然是有,但能保證作息,吃飽穿暖,若想家,同一地方的役夫寫好家書,扶蘇便派人通過官驛直接送回鄉裡。
故而怨氣不大,即便抱怨,也多是在勞作之餘擺龍門陣、侃大山。
劉季很快就和這群人混在一起,比他小的、年齡差不多大的、甚至比他大一些的,都喚他一聲:劉三哥。
蒙恬得知情況,去找始皇,言劉季善籠絡人心,若有不臣之心,恐有不測。
言下之意就是,陛下啊,讓劉季再搞下去,他但凡想當皇帝,就能帶著這群民夫圍攻鹹陽。
但始皇對此沒有表示,既沒有停了劉季的工作,也沒有斥責蒙恬。
隻是告訴蒙恬:你要想,要多想。
對此,蒙恬無言以對,陛下啊,你怎麼拿天幕評論區的話糊弄我啊?
蒙恬想不通,索性就去鐘樓看看劉季怎麼做的。
蒙恬剛到,正好是午飯時間,遠遠的就瞧見劉季和一群人蹲在地上談天說地。
有個人說大家修過皇陵,又修鐘樓,將來還要修天文台,大小也算個技術人才了。
讓劉季去問問始皇,有無興趣仿效後世,搞個“工程兵”?
大家就當秦國的兵,吃始皇的飯,子子孫孫為秦朝效力,撫保大秦的江山社稷。
眾人皆知秦軍以首級論功,但秦法亦規定,種地種得好、修城修得好、能搞發明創造、甚至納稅納得多,都算功績,可加官進爵。
有飯吃、有地種、有衣穿,給誰賣命不是賣?給誰乾活不是乾?
說難聽點,大秦好歹一統天下了。
隻要始皇不像曆史上那般修仙虐民,把大家逼得活不下去,大夥還是願意做秦人的。
劉季聽罷,與他們打趣:“今日始皇給你們飯吃,你們自是感念。”
“明日若那趙王、燕王也能給你們飯吃,甚至給你們肉吃,爾等豈不隨之而去?”
此言一出,一趙地青年頓時怒了:“快彆提那幫殺千刀的混蛋玩意兒了。”
“都特麼快亡國了,朝堂還忙著內鬥,官僚還克扣前線軍糧,倒賣換成金銀。”
“俺大父死於長平,阿父死於閼與,大兄死於平陽,二兄死於狼孟。按說這般撫恤,縱不大富大貴,總也能活下去。”
“嘿,你們猜怎的?”
“俺娘白日做活,夜裡織布,才勉強將俺拉扯大。”
“俺長大後不服,去討要說法,言說俺家男丁皆為國戰死,撫恤糧何在?”
“那官竟反詰:打的儘是敗仗,還有臉要撫恤?”
“俺尋思打敗仗豈是小兵之過?不都是那幫將軍們的餿主意?”
“那官不聽,反要俺從軍為先人雪恥,說隻要打了勝仗,欠的撫恤一並發放。”
“嗬,哄傻子呢!”
“幸好俺跑得快,否則焉有命在此修鐘樓?早不知曝屍何處了!”
“看了天幕,俺也想明白了,大一統縱然有萬般不好,總勝於亂世紛爭。”
“亂世總有人想著一統天下,打來打去,死的不都是俺們這些窮苦百姓的父子兄弟?”
“隻要大秦不過分,趙人、秦人,有何區彆?”
“秦法嚴苛,但好歹有法可依。”
“趙國?嗬……法是不嚴,卻真真是無法無天!”
“至少,秦國不會克扣軍功。”
劉季將這些言論悉數彙報於始皇。
始皇默然良久,對後世那句“華夏百姓,最能忍耐,隻要日子勉強過得去,斷不會反”有了刻骨銘心的理解。
然,關鍵在於,他現在連平定六國、統一天下的軍功賞賜所需的土地,都在拆東牆補西牆。
哪還有餘力搞什麼“工程兵”?
除非……天幕能把航母送給朕,朕把他們送去新大陸,把那裡的土地封賞給他們。
不過,此事始皇也暗自記下,催促墨家與農家加快進度,定要儘快想出開墾南方土地之法。
後世繁華的江南之地,此時雖然談不上聞者傷心、見者流淚。
卻也是正宗西湖醋魚,難以下咽。
說到西湖醋魚,便不得不提那宋高宗趙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一直甚為好奇:這西湖醋魚明明甚是美味,即便朕口味獨特,可那些老饕們也皆讚不絕口,為何後世評價如此不堪?
搶到評論機會,詢問後人,趙構才得知,後世那西湖醋魚:魚種用錯、餓養工藝失傳、刀工技法失傳、醬汁調配失傳……
或許都談不上失傳,純粹是後人圖快、圖省事、隻為賺錢,刻意省略了這些繁瑣工藝。
後世西湖醋魚,魚肉是生生的魚腥味,再淋上醋,好家夥,成了酸溜溜的生魚味,這特麼能好吃嗎?
眾所周知,人為口腹之欲,能做出諸多無底線之事。
於是,後世那些搶到評論機會的饕客,無一不昧著良心先狂誇趙構:“高宗陛下雄才大略,保全漢家衣冠,守護半壁江山,後人對您辱罵,實乃千古誤會,您才配得上‘唐宗宋祖’那個‘祖’字啊!”
然後小心翼翼地問:“那個……趙官家,能否把最正宗的西湖醋魚做法發一下?”
然而,趙官家已徹底躺平,終日沉迷釣魚。
你誇他雄才大略,甚至誇他千古一帝,他都懶得搭理。
他惡趣味地回道:“時代總是在發展的嘛,後世的西湖醋魚,定然比朕的禦廚做的還要美味可口。”
一眾饕客聞言,惱羞成怒,不僅搬出史書所載趙構劣跡痛罵,更是編排無數段子嘲諷。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
宋高宗不說,那不還有清高宗嗎?
乾隆也喜食此物,傳聞曾微服杭州某酒館,連吃三盤“醋摟魚”後讚不絕口。
眾人於是照搬誇讚趙構的套路,又將乾隆狠狠吹捧一番,討要工藝。
乾隆很生氣。
第一,朕從未微服私訪過杭州酒館,更未連吃三盤什麼“醋摟魚”!
第二,他宋高宗都不給,朕憑什麼給?說出去,豈不顯得朕不如他?
於是,那群剛剛還在誇他的人,立馬變臉,什麼難聽話都罵了出來。
罵得最凶的,竟是那火紅年代的宣統帝。
你道宣統帝是廢物,宣統帝說你不知何為真正的影帝。
彆的不提,單論“演戲”這門功夫,他絕對是影帝中的影帝。
一個末代皇帝,能審時度勢與倭人勾結。
事敗後被蘇人俘虜,到了新朝,竟能得特赦。
乃至在那混亂年代,仍能活得滋潤自在。
這其中,固然有時勢、政策、保護與國家安排等諸多因素。
但他能演、會演,絕對功不可沒。
便看他那本最著名的書,你從朝廷角度去看,能看到他“深刻悔過、思想改造”的曆程。
你若從遺老遺少角度去看,又能讀出一個“末代帝忍辱負重、意圖光複帝國”的辛酸與不得已。
甚至還能品出他在字裡行間暗搓搓地暗示:其悔過實乃情勢所迫,非出本心。
這般人物,奧斯卡影帝已不足以形容其演技之精湛,堪稱——“通遼影帝”!
喜歡刷視頻:震驚古人請大家收藏:()刷視頻:震驚古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