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聰九年,有一意大利亞人,漢名利類思,於廣州香山濠鏡澳學得漢話,入中原傳教。”
“崇德二年,他至成都,建教堂。”
“崇德五年,又一佛郎機傳教士,漢名安思文,入中原。”
“崇德七年,應利類思之請,亦至成都。”
“後張獻忠入川,二人皆在其麾下效力。”
“和碩肅親王豪格擊破張獻忠,此二人被我軍擒獲,解送京師。”
鼇拜頓了頓,繼續道:“二人曾合著一小冊,先帝覽後,將二人賜予佟圖賴為包衣,並讓二人入欽天監,在湯若望手下任職。”
“皇上可知那冊中所寫為何?”
見康熙搖頭,鼇拜複述道:“‘彼張獻忠)以各種刑法處死了不計其數的人……屠殺了十四萬川兵。因此,全省幾乎荒無人煙。’”
“此書更經傳教士之手,流傳西洋。”
不等康熙消化,鼇拜又道:“順治七年,又一意大利亞人,漢名衛匡國,來京謁見先帝。”
“他著有一書,漢譯名為《韃靼戰紀》,內載明清戰事、明室衰亡之析、以及教事。”
“彼曾摘錄書中關於崇禎、李自成、張獻忠之內容呈先帝禦覽,先帝遂允諾,待其再返,所攜傳教士可入欽天監任職。”
“順治十六年,他攜十九名傳教士歸來,其中一人,皇上應當熟悉,便是南懷仁。”
“彼時他告知先帝,《韃靼戰紀》已於西洋刊行,廣為流傳,頗有洛陽紙貴之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康熙問:“書中如何寫張獻忠?”
鼇拜語氣平淡地複述:“‘此惡魔指張獻忠)如野熊闖入各省,劫掠、殺人、放火、征戰,帶來無儘災難。其意欲摧毀一切,以求無敵天下,否則,留活口必起反抗……暴君遂使人口稠密之四川化為荒野。’”
康熙若有所思:“如此說來,張獻忠屠蜀之罪……”
鼇拜微微搖頭:“亦非儘歸我大清。”
“南明餘孽亦竭力潑汙。”
“況且,張獻忠雖未屠儘西川,確也多有殺戮。”
“這亂世之中,誰方勢力雙手未曾沾染血腥?”
“唯有最終勝者,可於青史留其光輝形象,敗寇則皆為十惡不赦之徒。”
“川蜀百姓,死於饑饉瘟疫者十之有三,餘下七分亡於兵禍。”
“南明占一分,張獻忠占一分,其餘亂匪占一分,我大清不過占其四分而已。”
“南明恨張獻忠,猶勝恨我大清。”
康熙點了點頭,等待鼇拜回答最初的問題——駐防八旗為何音訊全無?
總不可能他們也投李定國了吧?
鼇拜又說起了第二件事:“四川漢州有一‘萬人墳’,旁立一碑,正麵刻張獻忠聖諭,背麵則刻南明平寇將軍楊展所撰《萬人墳碑記》。”
“楊展有一子,名楊璟新,於順治七年降我大清。”
康熙喉結滾動,聲音乾澀:“那《萬人墳碑記》……是我大清偽造?”
鼇拜目光深邃,反問道:“皇上,是真是偽,還重要嗎?”
“便如那七殺碑,是否張獻忠親筆已不要緊,後世之人皆認定是他所書,便已足夠。”
鼇拜口中的七殺碑,指的是“天生萬物以養人,人無一物以報天”,中間有七個殺字的版本。
而另一個版本:“不忠之人殺!不孝之人殺!不仁之人殺!不義之人殺!不禮不智不信人,大西王曰殺殺殺……”
這個版本,是現代作家“燕壘生”寫的詩裡的內容。
喜歡刷視頻:震驚古人請大家收藏:()刷視頻:震驚古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