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不曾”
“那李積可曾讓你披甲衝陣?”
“不曾,我都不曾臨近過沙場,一直和四叔躲在中軍大帳裡。”
李象垂頭思索了一番,眼睛裡逐漸有了光。
長孫無忌繼續問道:“還是剛才那個問題,你獨自摸索的心得到底是什麼?”
李象脫口而出:“找個好幫手,再娶一個精乾的婆娘。”
……
長孫無忌無語凝噎,隨後說道:“邯鄲學步聽說過嗎?”
“舅老爺,您是說我的官步不美?那我回頭找個老儒好好學學。”
長孫無忌又是一巴掌,厲喝道:“莫要輕佻,非君子之象!”
“哦,小姑父就是這般跳脫,我看其他人都敬畏莫名,我以為這便是高深莫測。”
長孫無忌心累極了,這個東施效顰的貨,人家敬畏的是那小子的輕佻嗎?難道不是實力?
五姓七望之盟主,執掌大唐府庫的財相,捏著陛下命根子的內庫大管家,本身又是富可敵國的奢遮巨賈,還是軍中新一代的軍神人物。
這般諸多的光環加身,你小子怎麼就看見一個言語輕佻?
連老夫與他說話都存著三分小心,這般人物當真是一個輕佻就能概括的?
李象見長孫無忌不說話,便自己找話說道:“當真不是母後?”
長孫無忌搖頭:“雖然還沒得到口供,但依老夫的經驗看來,絕不是你想的那樣。”
李象終於脫下了麵具,真誠的求教道:“還請舅老爺教我。”
“唉,你皇爺爺能成事,乃是因為他本身便是半壁江山,即便如此,也是一路行來如履薄冰,何況一介沒什麼實力的皇子?
你父皇正值春秋鼎盛,莫看你父皇顯著平庸,可該辦的事卻都沒落下。
軍方以李積、崔堯、契苾何力、程知節、尉遲恭乃至侯君集等人,都是保皇黨,有這些人在,這兵諫一事,就無需考慮,這些都是先皇留給陛下的資本,是大唐社稷的壓艙石,你可明白?”
李象思索道:“可小姑父現在不是軍方的人哩。”
“莫要隻看表象,你小姑父雖然脫離了行伍,可根基仍在,如今在軍方中層,比如薛禮、裴行儉,乃至蘇烈等人,都是認崔堯這個人的。
何況你小姑父是個有手段的人,莫看隻是戶部尚書,卻把工部的權柄搶了大半,如今軍需供應泰半要看你小姑父的臉色,說一句崔堯是兵部的爹也不為過。”
“那閻尚書豈能乾休?”
“閻立本,嗬,被崔堯拿著銅錢迷了眼,本身又沒什麼太大的政治野心,算是個技術派的官僚吧,你就當他是崔堯的狗腿子就行。”
李象撫掌道:“這麼說來,得小姑父者得天下唄。”
長孫無忌幫著分析道:“並非如此,你小姑父是你皇爺爺催生得一頭龐然巨獸,昔年老夫也以他為患,甚至想過怎麼除去他。
可事實證明,此人當真是一位奇人,便是換做老夫,若是有了這麼大得權柄,怎麼也要做個霍光耍耍,甚至再進一步也難說,可此人……
隻能說先帝眼光當真是好,這個與國同休的封號,老夫是服氣的。
我且問你,崔堯可曾對你安排過什麼?”
李象想了半天,才說道:“小姑父曾在私下裡,讓我認武妃娘娘為假母。”
長孫無忌皺著眉頭思索了半天,才說道:“崔堯曾當眾稱武貴妃為姐姐,又讓你認她為假母……
不對,不對,此事你父皇知道嗎?”
“應是知道的。”
“他怎麼說?”
“樂見其成。”
長孫無忌搖頭道:“非也,非是樂見其成,若老夫猜的沒錯,應該是陛下授意的才是。”
李象追問道:“為何呢?”
長孫無忌一字一句的說道:“先帝曾言,若無謀反等不赦之罪,大唐應立長,不立賢!陛下乃蕭規曹隨也。”
“不論嫡庶嗎?”
“不論!”
“為何要這般?”
“皇室不亂,臣子不需站隊,朝廷不需內耗,此三點,難道還不夠嗎?”
李象又拐回了原來的問題:“當真不是母後?”
“不是,她不是那般沒有分寸的人,若當真敢冒天下之大不韙,隻怕這天下便容不得她!”
“可玄武門……”
“沒有第二次玄武門!老夫以項上人頭擔保,我大唐絕對不會再現玄武門之事!此乃朝野百官的共識!任誰也不可越雷池一步!”
“可是李曉之事又怎麼說?”
“慌什麼?遇事需有靜氣,且耐心等著吧,老夫既然替你安排了,自然會給你一個交待!
老夫也想知道,到底是誰想要攪動天下!”
喜歡吾乃世家子請大家收藏:()吾乃世家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