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遙遠的西安,如水的月光傾灑在庭院中,公孫止一襲綠袍,身影在月色下顯得格外陰森。
此刻,他手中握著一封尚未開封的信件,那是細作傳回的最新情報。
他焦急地在庭院中來回踱步,不時抬頭望向北方,眼神中滿是期盼,正等待著來自和林的消息。
月光灑在他那滿是仇恨的臉上,映出他得意的冷笑,他喃喃自語:“木易啊!這一次,我看你要如何應對!”
而在更遙遠的和林,忽必烈收到公孫止的來信,不敢有絲毫耽擱,當即前去麵見蒙哥,商議下一步的計劃。
大帳內,氣氛凝重。
忽必烈雙手捧著信箋,神色恭敬,一邊說話,一麵將手中密信呈交給蒙哥,“大汗,根據細作來報,派去襄陽道賀的使團遭受襲擊,劄木合身亡!”
蒙哥聽聞,臉色瞬間變得陰沉,他快速接過信箋瀏覽,隨後抬眸看向忽必烈,問道:“四弟,你打算如何處置此事?”
忽必烈微微欠身,笑著回應:“大汗,眼下西線戰事緊張,旭烈兀急需支援!”
“以漠南與漢地的兵力,眼下尚不足以踏滅南朝。”
蒙哥點頭表示讚同:“你說的不錯,此時確實騰不出手來對付南朝!”
隨後,他目光變得陰冷,繼續說道:“據前往臨安索要歲幣的使團回稟。”
“此次,南朝皇帝對增加歲幣數額的態度很是強硬!”
忽必烈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訝異:“南朝向來孱弱,為何……”
蒙哥譏笑一聲,打斷忽必烈的話:“四弟,你久在漢地,想來對明教是不陌生的。”
“南朝皇帝得到明教幫助,將使團中的瀟湘子與尼魔星二人當場拿下。”
“膽敢如此行事,咱們勢必要給南朝皇帝一個教訓!”
忽必烈聞言麵露喜色,連忙問道:“那大汗打算如何處置?”
蒙哥一揚手中信箋,開口讚歎:“四弟,你請來的這位先生,確實是個大才!”
“金刀駙馬協助防守襄陽多年,看在他是父親安答的份上,本汗不屑在背後動手。”
“但明教襲殺郝和尚拔都,如今前往襄陽道賀的使者被襲殺。”
“本汗不管真相到底如何,凶手都必須是明教。”
頓了一頓,目光灼灼地望向忽必烈,“正如你那位先生所言,明教已成為你南下宋國的一大阻礙。”
“四弟,趁著大軍尚未回歸駐地,傳令大軍重新開赴前線!”
“本汗這次會重新派遣使者前往臨安,向南朝就明教一事討要說法。”
“既然南蠻子自持武力,此次就讓昆貢四人隨行!”
忽必烈心中暗自盤算,麵對大軍壓境,南朝皇帝必定不敢強硬對待使團。
隻要南朝官方不再支持明教,一個江湖教派想要阻止大軍南下,無異是以卵擊石。
使者遇害一事南朝本就理虧,此次使團想要達成目的可就要容易得多。
想到此間,忽必烈開口詢問:“這次使團前去南朝,大汗打算開出哪些條件?”
蒙哥臉色如常,語氣冰冷:“第一,歲幣額度必須增加三成;第二,南朝必須交出殺害使者的凶手。”
“第三,明教暗殺我蒙古國高官,南朝必須交出凶手木易。”
忽必烈哈哈大笑,連聲誇讚:“大汗妙計!不管是不是明教所為,南朝必定會與明教反目。”
“增加三成歲幣,南朝的日子可就不好過了!”
蒙哥笑道:“四弟,隻有南朝孱弱,才會減少將來揮軍南下的阻礙!”
忽必烈接著問道:“大汗,不知打算派誰做使節?”
蒙哥略一思索,微笑開口:“漢地事務向來是你在打理,就讓你那位先生去做此行的使節!”
“除了昆貢幾人隨行,本汗再派兩千怯薛軍隨行護衛!”
幾日後,收到軍令的蒙古大軍,迅速掉頭向淮西前線集結。
一時間,邊境線上戰雲密布,氣氛劍拔弩張。
公孫止策馬立於高坡上,一襲綠袍在風中獵獵作響,此刻的他麵容陰鷙,眼中閃爍著複仇的火焰。
在他身後,四位番僧領著兩千鐵騎,正是大輪寺的昆貢四人與蒙哥調派來的怯薛軍。
自從絕情穀被楊過廢去一身武功,他無時無刻不在謀劃著報複。
如今借蒙古之力兵臨宋境,正是他借勢複仇的第一步。
“傳令下去,”公孫止對身旁的蒙古將領說道,“全軍列陣,但不要輕舉妄動。”
“大汗要的是趙宋朝廷的答複,不是即刻開戰。”
一旁的蒙古將領巴圖魯躬身領命,眼中卻閃過一絲不屑。
在他看來,這些南朝人不過是待宰的羔羊,何須如此大費周章?
但大汗蒙哥與四王爺忽必烈有令,此次行動全權交由公孫止指揮,他也不敢違抗。
淮西守將杜杲身披鎧甲,腰懸長劍,雖已年過五旬,卻依然挺拔如鬆。
此時他正站在城樓上,望著遠處黑壓壓的蒙古大軍,眉頭緊鎖。
他長期在前線與蒙古軍隊交手,深知蒙古鐵騎的厲害之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報——”一名斥候飛奔上城,神色焦急,“蒙古使者求見!”
杜杲揮了揮手,“帶上來。”
不多時,一名蒙古使者昂首闊步走上城樓,神色傲慢,遞上一封燙金文書:“蒙古國大汗有令,限三日之內交出殺害我國使節的明教凶手。”
“否則大軍即刻攻城!”
“另,大汗有令,我蒙古國使團將赴臨安麵見宋國皇帝!”
杜杲接過文書,沉聲道:“此事非同小可,本將做不了主,還需稟明聖上定奪。”
“勞煩貴使轉告貴國大汗,切勿輕啟戰端,以免徒增傷亡。”
那使者冷笑一聲,語氣傲慢至極:“三日為限,過時不候!”
杜杲語氣平和,繼續問道:“不知貴國使團如今在何處?”
那使者遙遙一指遠處山坡。
杜杲放眼望去,隻見遠處長杆上的旌節飄動,後方三角狼騎迎風招展。
再往下看,數千怯薛軍靜靜佇立,氣勢駭人。
怯薛軍一人三馬,近萬戰馬聚集一處,黑壓壓的一片。
見到蒙古國使節帶著數千騎兵隨行,看到眼前這龐大的陣仗,杜杲大驚失色。
忍不住開口詢問:“貴國使團需要如此龐大的軍隊隨行?”
那使者冷哼一聲,態度桀驁:“哼!南朝人陰險,若無大軍隨行護衛,誰知道會不會舊事重演?”
杜杲不想再看這使者臉色,強壓心中怒火,立即命人將他護送出城。
隨後,他以八百裡加急,將蒙古國書與蒙古使團要入境的消息送往臨安。
同時下令全軍戒備,加固城防,準備迎戰。
消息傳到臨安,整個朝廷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垂拱殿內氣氛凝重如鐵。
趙昀端坐龍椅之上,麵色陰沉如墨。
手中的蒙古國書仿佛有千鈞之重,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趙昀聲音沙啞,打破殿內的死寂:“蒙古大軍兵臨淮西,要求我朝交出殺害其使節劄木合的明教凶手,否則便要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