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7章 屍易無限(62)_盜墓:白家勝利,萬事順意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157章 屍易無限(62)(1 / 2)

沈陽城郊的晚風帶著野草的氣息,吳賢和霍景年踩著餘暉往村子走,錦盒被吳賢緊緊抱在懷裡,像是揣著一團滾燙的火。路過村口的老井時,霍景年忽然停住腳,指著井邊的石磨說:“當年日軍占沈陽時,我曾在這村裡躲了半個月,就住在石磨旁邊的破屋裡。那時候我就想,要是有一天能親手把流失的文物都找回來,就算死也值了。”

吳賢拍了拍他的肩膀,沒說話。他心裡清楚,找到寶藏圖隻是開始,接下來的路隻會更難——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遠在牡丹江流域,如今那邊還沒完全太平,土匪、散兵隨處可見,而且地宮發掘需要專業的設備和人手,僅憑他們兩個人,根本不可能完成。

回到村裡的住處,吳賢把錦盒裡的古籍攤在桌上,就著油燈的光仔細翻看。古籍的紙頁脆得像枯葉,每翻一頁都得小心翼翼。裡麵除了寶藏圖,還記載著渤海國的一些秘聞——原來大欽茂修建地宮時,不僅藏了珍寶,還把渤海國的國史刻在了地宮的石壁上,隻是後來遼滅渤海,地宮入口被故意封死,國史也跟著成了謎。

“要是能找到國史,對研究渤海國的曆史太重要了。”霍景年湊過來,手指在寶藏圖上的“上京龍泉府”字樣上摩挲,“隻是咱們現在沒人沒設備,怎麼去發掘?”

吳賢沉思片刻,忽然想起一個人:“我在沈陽故宮時有個同事,叫周明遠,現在在東北文物管理局工作,他手裡有考古隊的資源。咱們可以去找他,把寶藏圖和青銅器給他看,說不定能說服他組織發掘。”

霍景年眼睛一亮:“好主意!周明遠我也聽過,是個懂文物的人,不像那些隻知道搶寶貝的軍閥。明天咱們就去沈陽找他!”

第二天一早,兩人揣著古籍和幾件小青銅器,坐火車去了沈陽。東北文物管理局在一棟舊洋樓裡,門口掛著褪色的木牌,裡麵的工作人員大多穿著中山裝,忙得腳不沾地。周明遠的辦公室在二樓,門上貼著“考古研究室”的紙條。

吳賢敲了敲門,裡麵傳來一個沉穩的聲音:“進。”推開門,隻見一個戴眼鏡的男人正趴在桌上看圖紙,正是周明遠。他看到吳賢,先是一愣,隨即站起來笑著說:“吳賢?你怎麼來了?當年你從沈陽故宮辭職後,我還找過你好幾次呢。”

“周兄,這次來是有要事相求。”吳賢把古籍和青銅器放在桌上,“我們找到了渤海國上京龍泉府地宮的寶藏圖,還有幾件商代的青銅器,想請你組織考古隊去發掘。”

周明遠拿起青銅器,又翻了翻古籍,眼睛越睜越大:“這……這是真的?渤海國的地宮?”他激動得聲音都有些發顫,“我研究渤海國曆史這麼多年,一直以為地宮早就被遼人毀了,沒想到還在!”

“千真萬確。”霍景年補充道,“我們還找到了耶律大石的地宮,這些東西就是從那裡的暗格裡發現的。隻是現在上京龍泉府那邊不太平,需要專業的隊伍和設備才能開展工作。”

周明遠點點頭,手指在桌上輕輕敲擊:“這事兒太大了,我得向上級彙報。不過你們放心,隻要證據確鑿,上級肯定會批準的。隻是考古隊組建需要時間,而且為了安全,還得聯係當地的駐軍幫忙護衛。”

接下來的半個月,吳賢和霍景年一直留在沈陽,幫周明遠整理資料、撰寫發掘申請。周明遠也沒閒著,天天往上級部門跑,還聯係了東北軍區的朋友,爭取到了一個排的兵力負責護衛。終於,在月底的時候,發掘申請批下來了,考古隊也組建完成——有二十多個考古隊員,大多是從北大、清華畢業的學生,還有幾個經驗豐富的老工匠,負責文物修複。

出發那天,沈陽火車站擠滿了人。考古隊的隊員們背著行李,扛著設備,臉上滿是期待。周明遠站在隊伍前麵,手裡拿著寶藏圖:“同誌們,這次咱們去發掘渤海國地宮,不僅是為了找回珍寶,更是為了揭開渤海國的曆史之謎。大家一定要小心謹慎,保護好每一件文物,不能讓它們受到任何損壞!”

火車緩緩開動,吳賢望著窗外漸漸遠去的沈陽城,心裡既緊張又期待。霍景年坐在他旁邊,手裡把玩著那個青銅印,忽然說:“你說,地宮裡會不會有更多的商代青銅器?要是能湊齊一整套,那可就太好了。”

吳賢笑了笑:“說不定會有。不過咱們現在最重要的是找到國史,那可比青銅器更有價值。”

經過三天的顛簸,火車終於到達了牡丹江站。當地文物部門的人已經在車站等候,還安排了馬車把他們送到上京龍泉府遺址附近的村子。村子不大,隻有幾十戶人家,村民們聽說考古隊要來,都圍過來看熱鬨。

“聽說你們要挖老祖宗的寶貝?”一個留著長胡子的老人湊過來,手裡拿著煙袋鍋,“我年輕的時候,在山裡見過一個大石門,上麵刻著奇怪的花紋,不知道是不是你們要找的地方。”

吳賢心裡一動,趕緊問:“老人家,您還記得石門在哪裡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老人想了想,指著村子後麵的大山:“就在那座山的半山腰,不過路很難走,還有很多野獸。”

第二天一早,吳賢、霍景年和幾個考古隊員跟著老人,往山裡走去。山路果然難走,到處都是荊棘和碎石,走了三個多小時,才到了老人說的地方。隻見半山腰上,果然有一道巨大的石門,石門上刻著渤海國特有的雲紋,中間還有一個凹槽,形狀和吳賢從耶律大石地宮帶出來的玉牌一模一樣。

“就是這裡!”吳賢激動地喊道,趕緊拿出玉牌,放進凹槽裡。隻聽“轟隆”一聲,石門緩緩打開,裡麵黑漆漆的,一股潮濕的氣息撲麵而來。

周明遠讓人點亮火把,率先走了進去。裡麵是一條長長的甬道,甬道的牆壁上刻滿了壁畫,畫的是渤海國的百姓耕種、捕魚、祭祀的場景,色彩雖然有些褪色,但依舊能看出當年的繁華。

走了大約半個時辰,甬道儘頭出現了一個巨大的地宮。地宮的中央,放著一個巨大的石槨,石槨的周圍,擺放著幾十件青銅器、玉器和金器——有唐代的三彩馬、宋代的青瓷瓶,還有渤海國自己鑄造的銅錢。最讓人驚喜的是,地宮的四麵牆壁上,都刻滿了文字,正是渤海國的國史!

“太好了!終於找到了!”周明遠激動得熱淚盈眶,趕緊讓人拿出相機,給壁畫和文字拍照。考古隊員們也各司其職,有的記錄文物的位置,有的小心翼翼地清理文物上的灰塵,還有的在拓印牆壁上的文字。

吳賢走到石槨前,輕輕推開槨蓋,裡麵放著一具屍骨,屍骨的旁邊,放著一個錦盒。他打開錦盒,裡麵是一枚金印,印上刻著“渤海國王印”四個大字,還有幾塊玉佩,上麵刻著精美的龍紋。

“這應該是大欽茂的棺槨。”霍景年湊過來說,“你看這金印,肯定是渤海國的國寶。”

就在這時,突然傳來一陣槍聲,緊接著,一個隊員跑進來大喊:“不好了!有土匪來了!他們拿著槍,已經把地宮入口包圍了!”

周明遠臉色一變,趕緊讓人把文物裝進箱子,又讓人聯係外麵的駐軍。吳賢則和幾個年輕的隊員,拿著鐵鍬和木棍,守在甬道入口。

很快,一群土匪衝了進來,為首的是一個滿臉橫肉的男人,手裡拿著一把步槍:“把裡麵的寶貝都交出來!不然彆怪老子不客氣!”

“你們是什麼人?知道這是國家的文物嗎?”周明遠上前一步,厲聲說道。

土匪頭子冷笑一聲:“國家的文物?在這山裡,老子說的就是規矩!趕緊把寶貝交出來,不然我就把這裡炸了!”

就在這時,外麵傳來一陣馬蹄聲和槍聲,土匪頭子臉色一變:“不好,是當兵的!撤!”說完,帶著土匪們狼狽地跑了出去。

原來是駐軍趕來了,很快就把土匪們一網打儘。吳賢鬆了口氣,擦了擦額頭的汗:“幸好駐軍來得及時,不然文物就危險了。”

接下來的一個月,考古隊一直在地宮進行發掘工作。他們清理出了三百多件文物,包括青銅器、玉器、金器、瓷器等,還有大量的壁畫和文字拓片。這些文物不僅填補了渤海國曆史研究的空白,還為研究唐代東北邊疆的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證據。

發掘工作結束後,文物被運往沈陽博物館保存。吳賢和霍景年也跟著去了沈陽,參與文物的修複和整理工作。在修複一件唐代的三彩馬時,吳賢發現馬的肚子裡有一個暗格,裡麵藏著一張紙,紙上寫著幾行字,是關於另外幾件商代青銅器的下落——原來這幾件青銅器被大欽茂的後人帶到了朝鮮半島,藏在一個叫“金剛山”的地方。

“看來咱們還得去一趟朝鮮半島。”霍景年拿著紙條,笑著說,“不過這次得先和朝鮮方麵溝通,不能像上次一樣冒冒失失的。”

吳賢點點頭:“我已經讓周明遠向上級彙報了,希望能和朝鮮文物部門合作,一起尋找剩下的青銅器。畢竟這些文物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無論在哪裡,都應該得到妥善的保護。”

接下來的幾個月,吳賢一直在忙著和朝鮮文物部門溝通,還整理了大量關於商代青銅器的資料,為合作尋找文物做準備。霍景年則在沈陽博物館裡,忙著修複從地宮出土的文物,他修複的那件唐代三彩馬,成了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這天,吳賢收到了朝鮮文物部門的回信,說他們同意合作,並已經派出了專家,在金剛山附近進行勘察,找到了一些疑似青銅器的線索。吳賢拿著回信,激動地跑到博物館,找到正在修複文物的霍景年:“霍掌櫃,好消息!朝鮮方麵同意合作了,他們在金剛山找到了線索!”

霍景年放下手裡的工具,接過回信,臉上露出了笑容:“太好了!咱們終於能找到剩下的青銅器了。隻是金剛山那邊地形複雜,又有很多原始森林,尋找起來肯定不容易。”

“沒關係,隻要有線索,咱們就不能放棄。”吳賢堅定地說,“而且這次有朝鮮專家的幫助,還有專業的考古隊,肯定能找到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幾天後,吳賢和霍景年跟著中國的考古隊,踏上了前往朝鮮半島的火車。火車穿過鴨綠江,進入朝鮮境內,朝鮮文物部門的專家已經在車站等候。雙方寒暄過後,立刻前往金剛山,開始了尋找青銅器的工作。

金剛山果然名不虛傳,山峰險峻,森林茂密,到處都是懸崖峭壁和湍急的河流。考古隊分成幾個小組,在山裡進行地毯式搜索。吳賢和霍景年跟著一個小組,在山裡走了整整一個星期,卻什麼也沒找到。

“會不會是線索錯了?”一個年輕的隊員有些沮喪地說。

吳賢搖搖頭:“不會的,紙條上寫得很清楚,肯定就在這附近。咱們再仔細找找,說不定藏在山洞裡。”

又走了兩天,他們來到一個偏僻的山穀,山穀裡有一個巨大的山洞。吳賢讓隊員們點亮火把,走進山洞裡。山洞裡很寬敞,牆壁上刻著一些模糊的圖案,像是渤海國的紋飾。走到山洞的儘頭,他們發現了一個石門,石門上刻著和上京龍泉府地宮一樣的雲紋。

“就是這裡!”吳賢興奮地喊道,趕緊拿出從耶律大石地宮帶出來的青銅爵,放在石門的凹槽裡。隻聽“哢嚓”一聲,石門打開了,裡麵放著幾個木箱。

隊員們小心翼翼地打開木箱,裡麵果然是幾件商代的青銅器——有青銅鼎、青銅簋、青銅尊,還有一把青銅劍,上麵刻著精美的饕餮紋,和之前找到的青銅爵、青銅鏡、青銅鼎正好湊成一整套!

“太好了!終於湊齊了!”霍景年激動得熱淚盈眶,手裡拿著青銅鼎,仔細地看著上麵的紋飾,“這可是完整的商代青銅器套裝,太珍貴了!”

朝鮮專家也激動地說:“沒想到能在這裡找到這麼珍貴的文物,這對研究中朝兩國的曆史文化交流太重要了。”

接下來的幾天,考古隊把青銅器小心翼翼地包裝好,運往朝鮮的博物館進行臨時保存。吳賢和霍景年則和朝鮮專家一起,整理尋找過程中發現的資料,撰寫考古報告。他們還達成協議,這些青銅器將在中朝兩國的博物館輪流展出,讓兩國的百姓都能看到這些珍貴的文物。

在朝鮮待了一個月後,吳賢和霍景年帶著考古報告,回到了中國。周明遠親自到車站迎接他們,看到他們平安回來,高興地說:“太好了!你們不僅找到了剩下的青銅器,還促進了中朝兩國的文化交流,立了大功啊!”

吳賢笑著說:“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現在青銅器湊齊了,咱們可以在沈陽博物館辦一個特展,讓更多的人看到這些珍貴的文物,了解咱們的曆史文化。”

周明遠點點頭:“好主意!我這就安排,爭取下個月就開展。”


最新小说: 奧特:我終將成為正義的夥伴 拳之下 我真是被迫加入樂隊的! 逆行諸天萬界 穿成極品惡婦,靠美食養崽逆風翻盤 從影評人到文娛大佬 獻祭辣條出紅光,拜金前任悔哭了 一人:師兄張之維,通滿級金光咒 全球異能:隻有我在修仙 奇俠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