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淩雲講述北疆趣事,說到胡人將領醉酒墜馬時,笑得蟹黃沾在胡須上而不自知。
李婉清搖頭輕笑,取出手帕為他擦拭,眼中滿是柔情。
"明兒,"葉淩雲突然正色道,"授田製的事我聽說了。鄭鐸那老匹夫再敢阻撓,告訴我,我找他"理論"去!"
葉明笑著搖頭:"爹,朝堂之事兒子自有分寸。倒是北疆軍情..."
話未說完,管家來報兵部來人求見。
葉明匆匆結束早膳,來到前廳。
兵部主事王謙正焦急踱步,見葉明立刻行禮:"大人,戶部來人了,說授田名冊有問題,要重新核對!"
葉明眉頭一皺。這已經是第三次了,明顯是有人故意拖延。
他換上朝服,對聞訊趕來的葉淩雲道:"爹,您難得休息,不必操心這些。"
葉淩雲卻已吩咐備馬:"我跟你一起去。正好會會那些"賬房先生"。"
秋日的陽光透過兵部衙門的窗欞,在地磚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葉明與父親走進議事廳時,戶部侍郎周延和兩名員外郎已經等候多時。
"國公爺!"周延顯然沒料到葉淩雲會來,慌忙起身行禮。
葉淩雲大馬金刀往主位一坐:"聽說授田名冊有問題?"
周延額頭冒汗:"是...是這樣。按製,授田需查清田畝四至、有無糾紛。但兵部所報名冊中,有些田還在他人名下..."
葉明接過名冊查看,心中冷笑。這些都是早已登記在冊的官田,哪來什麼糾紛?分明是找茬。
"周大人,"葉明強壓怒火,"這些田去年就勘驗過了,文書齊全。若戶部不信,可派人隨我去實地查看。"
雙方爭論不休,窗外原本晴朗的天空忽然陰雲密布,秋雨淅淅瀝瀝落下,打在院中芭蕉葉上,發出清脆的聲響。
爭論持續到午時,最終達成妥協:戰功直接授田,守功先免賦三年,勤功暫記功勳待年底統一封賞。雖然打了折扣,但總算邁出了第一步。
送走戶部官員,葉明揉著太陽穴長舒一口氣。葉淩雲拍拍兒子肩膀:"做得不錯。改革如同熬藥,火候急了會苦,慢了無效。"
雨越下越大,父子二人索性在兵部用了簡餐。飯後,葉淩雲去軍營巡視,葉明則冒雨前往城南。
褪去官服的葉明如同尋常富家公子,撐著一把油紙傘漫步在濕漉漉的街巷。他此行的目的是探訪一家名為"聽雨軒"的茶樓——據趙小滿報告,這裡是京城老兵聚集之地。
茶樓裡煙氣繚繞,說書人正講著《三國演義》中趙雲單騎救主的故事。葉明選了個角落坐下,要了壺龍井。鄰桌幾個粗豪漢子正在高談闊論,聽內容顯然是退伍老兵。
"...聽說黑水關又打起來了?他娘的,胡人真是不長記性!"一個獨眼老者拍桌道。
"老周,你激動啥?"同伴笑道,"你現在有兒有孫,還想去拚命不成?"
獨眼老者哼了一聲:"若朝廷真如傳言那般授田給將士,老子這把年紀也願再去殺幾個胡虜!"
葉明心頭一熱,正要上前搭話,忽聽旁邊雅座傳來陰陽怪氣的聲音:"武夫得田,必生驕縱。長此以往,恐有藩鎮之禍啊!"
轉頭看去,是幾個書生模樣的年輕人。其中一人繼續高談闊論:"《軍功授田製》看似公允,實則壞朝廷根本。田畝有限,若儘歸武人,士子何以立身?"
老兵們怒目而視,卻因不善言辭無法反駁。葉明放下茶盞,緩步走到書生桌前:"這位兄台高見。不過在下有一問——若無將士守邊,閣下還能在此安心品茗論道嗎?"
書生一愣,隨即冷笑:"保家衛國乃本分,何須重賞?聖人有雲..."
"聖人亦雲"民以食為天"。"葉明打斷他,"將士用命,所求不過一方安身立命之地,何過之有?"
說完,他走到老兵桌前,放下一錠銀子:"諸位老英雄的茶錢我請了。朝廷從未忘記忠勇之士。"
在眾人驚訝的目光中,葉明撐傘離去。雨幕中,他的身影漸行漸遠,隻有那句話留在茶樓裡,引發陣陣議論。
回到國公府已是傍晚。葉瑾正在廊下煎藥,見葉明渾身濕透,急忙喚丫鬟取乾衣。
"給大哥準備的。"葉瑾指著藥罐,神色黯然,"北疆苦寒,他舊傷複發..."
葉明心頭一緊。大哥葉秋鎮守黑水關多年,渾身是傷。如今戰事又起,不知他能否撐住。
換上乾爽衣裳,葉明來到書房。案頭堆著北疆軍報和《軍功授田製》實施細則。他點起蠟燭,開始逐條修訂。
雨聲漸密,燭火搖曳,映得他眉間皺紋越發深刻。
"少爺。"李天寶輕手輕腳進來,放下一碗薑湯,"趙小滿剛從刑部回來,說那個書吏招供了,確實是鄭尚書指使他篡改軍功冊。"
葉明並不意外:"證據呢?"
"隻有口供,那書吏今早...在獄中自儘了。"
葉明手中的筆一頓。好個鄭鐸,下手真快!他沉思片刻:"告訴趙小滿,此事暫且按下,不要打草驚蛇。"
夜深了,雨勢不減。葉明推開北疆地圖,對照父親的信件研究戰局。
胡人這次來勢洶洶,而且軍中出現了新式雲梯,攻城效率大增。信中附了一張簡易草圖,葉明越看越覺得眼熟。
他猛然想起什麼,從暗格中取出皇陵地宮發現的圖紙。
兩相對比,核心結構驚人相似!皇陵、野狼穀、北疆...幕後黑手的影子無處不在。
"果然還有漏網之魚..."葉明喃喃自語。盧承嗣雖已伏誅,但他背後的人仍未現身。
窗外,秋雨敲打著瓦片,如同胡人的鐵騎叩擊邊關。葉明揉了揉酸脹的眼睛,繼續埋首案牘。
長夜漫漫,燭淚滴落,與雨聲應和...
喜歡穿越之我在古代搞發明請大家收藏:()穿越之我在古代搞發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