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後的朝會上,皇帝特意詢問兵部改革進展。葉明出列稟報:"啟稟陛下,破虜弩已裝備北疆三萬將士,反饋極佳。軍功司考核提拔寒門軍官四十七人,無一人不服。講武堂開課二十三日,受訓將士已達三千餘人次。"
李雲軒滿意地點頭:"葉愛卿辛苦了。朕聽聞你還改革了軍需采購?"
"是。"葉明取出一本賬冊,"上月采購冬衣,價比三家,最終由江南布行中標,節省銀兩兩萬三千四百五十兩,質量卻比往年更好。"
王元禮突然插話:"陛下,江南布行毫無軍需經驗,恐有不妥..."
"王大人多慮了。"葉明不慌不忙地取出幾件樣品,"這是驗收時的樣衣,內襯是特製羊毛,可耐零下三十度嚴寒。而往年的..."
他又取出另一件,"蘆花填充,遇水即結冰。"
皇帝臉色一沉:"王卿,這蘆花衣可是王家鋪子所供?"
王元禮汗如雨下:"臣、臣實在不知..."
"陛下。"葉明適時解圍,"新製之下,所有環節皆有記錄,責任到人。過去的事,追責無益,不如向前看。"
退朝後,太子特意在宮門外等候:"表弟今日可是給了王元禮好大一個難堪。"
葉明搖頭:"非我所願。隻是軍需關乎將士性命,馬虎不得。"
太子壓低聲音:"二弟最近閉門不出,據說在研讀你的《講武堂教材》。表弟要當心。"
葉明心頭一凜,點頭稱是。回府路上,他一直在思索二皇子的意圖。
直到馬車路過講武堂,看到門口排長隊的將士,才豁然開朗——二皇子看中的不是軍事知識,而是他夾在教材裡的組織理念!
當晚,葉明在書房徹夜修改後續教材,刪去了所有關於"民主選舉士兵委員會"等過於超前的內容。
這些在現代軍隊司空見慣的理念,放在這個時代就是大逆不道。
"少爺,該休息了。"李天寶第三次添茶時忍不住勸道。
葉明揉了揉發酸的手腕:"天寶,你說我是不是太急了?"
李天寶撓撓頭:"小的不懂這些。但聽說邊關將士現在都喊您"葉青天",想來是極好的。"
葉明失笑。正要說話,忽聽窗外一聲輕響。李天寶剛要查看,一支弩箭破窗而入,正中案幾!
箭上綁著一張小紙條。葉明展開一看,隻有寥寥數字:"講武堂,明日子時,孤狼。"
字跡娟秀,卻透著一股淩厲之氣。葉明眉頭緊鎖——"孤狼"是賀蘭明的代號,但他明明已經...除非,潼武關那具屍體有問題?
"少爺,要報官嗎?"李天寶緊張地問。
葉明搖搖頭,將紙條放在燭火上燒成灰燼:"明日多帶幾個護衛,我們去會會這位"孤狼"。"
窗外,一彎殘月隱入雲中,仿佛預示著即將到來的風暴。
翌日,晨露未曦,國公府的廚房已經飄出陣陣甜香。
葉明循著香味走去,隻見葉瑾正踮著腳尖往蒸籠裡張望,鼻尖上沾著一點麵粉,活像隻小花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