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鎮知道,若非越王徐聞替他保住了命,如今他恐怕連站在殿上的資格都沒有。
越王……他到底打的什麼主意?
就在眾臣表忠沂王之時,徐聞坐於一側,靜靜聽著,一言不發。
直到所有奏議都落,百官俯身待命,整座大殿陷入肅穆的沉寂。
忽然,徐聞起身。
他緩緩走到中央龍椅前,麵朝群臣,聲音清晰傳出:
“沂王,乃儲君之子,本應繼統,但社稷非一人之私,法統需合天下之理。”
徐聞頓了頓,目光落向站在他右手邊的那人。
“朱祁鎮,乃宣宗皇帝之嫡子,在位十四載,雖因戰敗而退,卻並未失統之本。”
“今景泰帝駕崩,太子未立,孤思之再三,應複立朱祁鎮,繼承大統!”
此言一出,全殿嘩然!
百官俱驚,一時間殿中幾乎炸開了鍋。
有人麵露不解,有人蹙眉猶疑,更有人低聲私語。
越王這是瘋了嗎?
難道他不怕朱祁鎮複位後打擊報複?
堂堂“相父”,扶立兩個皇帝,反被舊主清算的例子,史書上何其之多?
徐謙眉頭微皺,上前一步,低聲勸道:“父親,廢帝……已非民心所向。”
徐聞示意他稍安勿躁,肅然道:“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父死子繼,兄終弟及,此乃祖製,不可違!”
這一番話,擲地有聲,仿佛重錘敲響朝堂!
朱祁鎮怔在原地,有些發懵。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完全沒想到,徐聞竟真的會推他回位。
他以為自己是個陪襯,是徐聞用來顯示寬仁的棋子。
可現在,他真的要登上皇位了?
朱祁鎮看著徐聞,眼神變得複雜,這個一手廢他,一手立景泰的權臣,竟又要還他皇位?
他到底圖什麼?
而朱見深站在一側,神情微動,卻沒有出聲,隻是默默望向徐聞。
下一刻,徐聞回頭,輕輕拍了拍他肩膀,示意他淡定。
朱見深低頭應聲:“兒臣,遵命。”
殿中,徐謙終究低下頭,深深一拜:“既為越王所擇,臣等遵命!”
隨後,百官亦紛紛一拜:“臣等遵命!”
有聰明人,悄然醒悟,瞬間明白了越王的用意。
皇位的穩定傳承,對於大明這樣的大一統帝國而言,至關重要。
而自太祖開國以來,嫡長子繼承製度便是大明立國之基。
洪武之後,洪熙帝朱高熾、宣德帝朱瞻基、正統帝朱祁鎮,皆是嫡長之子繼位,政權交替雖有風波,卻從未造成國本動蕩。
朱允炆被奪皇位,是因自廢羽翼、玩脫了權術。
漢王朱高煦造反,完全是靖難之役的餘波,有其父必有其子,有樣學樣,非製度之弊。
徐聞今日推動朱祁鎮複位,看似出人意料,實則深謀遠慮。
他要做的,是維護大明嫡統不亂,保證皇權的“名正言順”。
更重要的是,朱祁鎮一旦複位,便可冊立其子朱見深為太子,名正言順的繼承大位。
名不正則言不順,名正言順對皇帝來說,太過重要,從根本上解決內亂。
強大帝國的崩潰,往往始於內部裂痕。
隻要大明上下同心,繼承有序,江山便能長久安穩。
徐聞,正是這秩序的守護者。
喜歡成為禦史後,我怒噴建文帝請大家收藏:()成為禦史後,我怒噴建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