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亨、徐有貞、曹吉祥三人被押往西市,風大如刀,天色陰沉。
錦衣衛當場宣讀詔令,列明三人“私調兵馬、擅入南宮、妄圖挾製皇權、謀逆大罪”,當即問斬。
無須審問、無須拖延,三人被綁赴刑場,連夜處決,屍首懸於市門三日以儆效尤。
同日,錦衣衛分三路出動,直入三人府邸,抄家問罪。
家眷無論老幼一律押往詔獄,男丁賜死,女眷發配關外,籍沒家產。
石亨府中珍寶無數,府庫金銀堆積如山,正是他多年來在軍中搜括得來。
錦衣衛將其府門板匾掀翻於地,門匾上的“忠勇將軍府”四字在泥中被踩得模糊不清。
徐有貞之府更是藏書萬卷,堂前還懸有“江左才子”匾額,往日文人雅集之地,如今化作死寂牢籠。
錦衣衛搬出數十箱密函,儘是與各地勳貴往來信件,牽連甚廣。
至於曹吉祥府中,除大批金玉之外,還藏有舊東廠檔案,連王振當年操控朝政的黑材料都在其中,令人瞠目結舌。
當夜,錦衣衛以火焚毀三家宅邸,僅留一塊“抄家示眾”的石碑立於原址,警示後人。
消息傳出,群臣皆驚,議論紛紛。
但無人為三人求情。
他們死得不冤。
朝堂之中,一位老臣低聲對身旁同僚說道:“他們三人,其實眼光不錯,早早預判出越王會扶廢帝複位。”
“也正因此,他們自作聰明,提前表忠,試圖搶在越王之前擁立廢帝,混個從龍之功。”
另一人點頭:“哪知,這一‘聰明’,正得罪了越王府。”
“越王之心,從未想讓皇帝掌權,隻是借他名義維穩政局、保嫡長繼統罷了。”
“石亨等人不明白這一點,非要做那奪權之舉……等於和越王搶權,豈不自尋死路?”
眾人麵麵相覷,心中不禁感歎:
這三人,聰明是有的,膽氣也不差,眼光更非等閒,隻可惜,棋錯一步,便是死局。
尤其是徐有貞,素有“江南第一才子”之名,曾為翰林,出口成章,極善機謀。
但終究如那三國時的楊修,聰明過頭,鋒芒太露,最終招致殺身之禍。
“越王府最忌什麼?忌的便是人心未定之時,有人自立旗幟。”
“他們三人犯的,不是謀逆的錯,而是攬權的罪。”
“越王府要的是聽令者,不是合作者。”
有些大臣頓悟,越王這幾年來步步為營,處事雷霆,從不留尾巴,今日將三人果斷誅殺,並非出於私怨,而是為了殺雞儆猴,立威朝堂。
朱祁鎮雖複位,但天下人皆知。
權柄不在朱祁鎮手中,而在越王。
一位年長的禮部侍郎低聲道:“看似是越王讓廢帝做皇帝,其實不過是為太子的將來鋪路,此後皇位回歸嫡長繼承,再無人可疑其合法性。”
“但凡今日讓石亨等人得手,重掌軍政,試問,這江山,還是誰的?”
眾臣默然。
那一夜,京城風聲鶴唳。
街頭巷尾皆在議論三人之死。
百姓雖不明朝政內幕,但卻聽得出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