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嘞。”
這是何成經常吃的早飯店,所以跟老板早就相熟了。
隻可惜不久後燕京開始了大規模的城市改造,這一片胡同雖然留下了,可不少店鋪卻帶著何成的青春一起消失了。
有時何成不禁會想,時代的快速發展,改變了城市的樣貌,卻也在不知不覺間改變了記憶的樣貌。
就像這家店的食物,何成記了一輩子,可它的味道總是模糊的。
直到這今天,何成終於能夠嘗到這些食物準確的味道了。
並且得以確認,果然,跟記憶裡的味道是有差彆的。
心滿意足的乾了一頓早飯,何成開始考慮怎麼賺錢的事情的。
昨天這一晚上光顧著寫稿了,關於賺錢的事情還是沒有什麼頭緒。
一個多月的時間,怎麼樣才能賺出點像樣的本金呢?
“holle,holle,你耗!”
幾分鐘後,正當何成陷入沉思,一聲彆扭的你好打斷了他的思緒。
聞聲望去,何成便看到了一對年輕的金發情侶,正在跟一名黃包車師傅艱難的進行著溝通。
“黃包車外國人胡同遊”
看到這個畫麵,何成不自覺的就想到了從1994年開始突然火起來的燕京胡同遊。
但這件事情其實還得追溯到1990年,一場燕京亞運會,直接在國際上帶火了燕京。
在1990年之前,國外對華夏主要還是停留在特彆破舊的印象裡。
那個時間段裡對華夏感興趣的人,更多是出於對曆史文化的興趣,覺得華夏是一個很神秘的古國。
直到1990年的亞運會,終於讓國外不少人看到了一個跟印象中完全不同的燕京,完全不同的華夏。
再加上華夏本身的古國神秘麵紗依然存在,1990年開始,來燕京旅遊的外國人開始暴漲。
在這樣的背景下,1994年,燕京胡同遊開始流行起來,並成為了外國人來燕京旅遊的必選項目。
不過經曆過燕京亞運會的人都知道,為了辦好這場亞運會,老百姓真的付出了不少。
“燕京旅遊熱,外國人必遊項目”
在腦中過了一遍這段曆史後,何成的臉上慢慢的浮現出了一絲笑容。
“1996年,還有一個很火的外國人來燕京必遊項目啊!”
“老板,錢放這兒了。”
何成把錢放在桌上後,直接回家騎上了自行車,一路向東。
他的目標,是潘家園!
作為文物相關的工作者,還是畢業於90年代的文物相關工作者,自然很難跟潘家園沒有交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