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歸鄉觀》
錦貂裘馬市聲囂,
鐵甲村頭耀奧迪。
萬貫纏腰金作語,
微塵析世紙如飄。
席間星鬥纏難解,
掌上珠璣秤易淆。
莫歎寒山珠玉默,
清輝自耀雪中霄。
……
賞析:以詩為鏡,照見城鄉價值的碰撞與堅守
一、格律與意象:承古鑒今的“現實鏡像”
七律作為古典詩歌中格律嚴謹的體裁,講究“起承轉合”與對仗工整,《歸鄉觀》既守格律之規,又融當代生活於古典意象,形成“舊瓶裝新酒”的張力。全詩以“歸鄉”為視角,通過城鄉場景的對照、價值觀念的衝突,最終落腳於對知識尊嚴的肯定,暗合唐詩“即事抒懷”、宋詞“托物言誌”的傳統,卻又直指當下社會的現實命題。
二、首聯:物質炫耀的“視覺霸權”——起筆即立對比
“錦貂裘馬市聲囂,鐵甲村頭耀奧迪”,以兩組意象鋪展城鄉碰撞的第一重畫麵。
“錦貂裘馬”化用古典語境中“衣錦還鄉”的符號如《史記》中“錦衣夜行”的反義),“錦貂”“裘馬”皆為富貴象征,疊加“市聲囂”市井般的喧鬨),既寫物質展示的張揚,又暗指鄉村評價體係中“熱鬨即價值”的傾向——越顯眼、越喧囂,越易被認可。
“鐵甲村頭耀奧迪”則以現代元素破題:“鐵甲”喻汽車堅硬的外殼,“奧迪”作為具象的豪車符號,在“村頭”這一鄉土空間中格外刺眼。“耀”字點睛,寫出物質在鄉村語境中的“存在感碾壓”,與“錦貂裘馬”形成古今呼應,共同構建出“物質至上”的視覺霸權。
兩句對仗工整,“錦貂裘馬”對“鐵甲奧迪”古典富貴對現代奢華),“市聲囂”對“村頭耀”喧鬨場景對刺眼展示),開篇便立起“城市物質觀衝擊鄉村”的核心矛盾。
三、頷聯:價值失語的“無聲呐喊”——承續衝突內核
“萬貫纏腰金作語,微塵析世紙如飄”,深入刻畫兩種價值體係的對立,是全詩“衝突感”的核心。
“萬貫纏腰金作語”:“金作語”三字精妙——當“萬貫纏腰”時,金錢便成了最“響亮”的語言,無需多言,財富本身就能獲得認同、主導話語權。這暗合鄉村社會“以財富論成敗”的現實:能賺錢、有積蓄,便是“有本事”,其話語自然被重視。
“微塵析世紙如飄”:與上句形成尖銳對比。“微塵析世”喻指知識分子對微觀世界如納米、量子)的研究,本是探索真理的“大學問”;但其載體“紙”論文、著作)在鄉土語境中卻“如飄”——輕如鴻毛,不被理解,更不被珍視。這裡的“飄”既是物理上的“輕飄飄”,更是價值上的“被輕視”,精準寫出知識在特定環境中的“失語”困境。
“金作語”對“紙如飄”,以“有聲”對“無聲”,以“重”對“輕”,道儘兩種價值體係的鴻溝:一方以財富為“硬通貨”,一方以知識為“精神錨點”,卻在現實中遭遇“秀才遇到兵”的無奈。
四、頸聯:溝通失效的“認知壁壘”——轉寫現實困境
“席間星鬥纏難解,掌上珠璣秤易淆”,從“價值對立”轉向“溝通困境”,進一步細化衝突場景。
“席間星鬥纏難解”:“星鬥”既指天上星辰,又暗喻高深學問如量子糾纏、宇宙奧秘)。在鄉村宴席的閒聊中,這些知識如同“纏難解”的星象,無人能懂,甚至被視為“無用的空談”。這裡的“解”不僅是理解,更是“被接納”的門檻——當對話雙方的認知不在同一維度,知識便成了“自說自話”。
“掌上珠璣秤易淆”:“珠璣”喻珍貴的知識成果如研究發現、思想結晶),本應價值連城;但在“市井秤”世俗功利的評價標準)上,卻“易淆”——被等同於普通物品,甚至被貶低。“秤”的意象極具諷刺:當一切價值都被簡化為“有用無用”“值錢不值錢”,知識的獨特性便被消解。
兩句以“席間”“掌上”的具體場景,將抽象的“價值衝突”落地為生活細節,讓“知識失語”的無奈更具真實感。
五、尾聯:沉默背後的“自守之光”——合於精神堅守
“莫歎寒山珠玉默,清輝自耀雪中霄”,筆鋒一轉,從“無奈”轉向“自守”,為全詩注入精神力量。
“莫歎寒山珠玉默”:“寒山”喻遠離喧囂的環境或知識分子的內心堅守),“珠玉”喻知識與才華。“默”呼應前文“紙如飄”“纏難解”——既然不被理解,不如選擇沉默。但“莫歎”二字否定了“沉默即失落”的消極,強調這不是妥協,而是清醒的自守。
“清輝自耀雪中霄”:“清輝”清冷的光輝)喻知識內在的價值,“雪中霄”積雪的夜空)則營造出高潔、孤遠的意境。即便不被世俗認可,知識的光芒也會在屬於它的空間裡閃耀——正如雪夜的月光,雖不熾熱,卻自有穿透黑暗的力量。這裡的“自耀”是全詩的靈魂:價值不必依賴外部認可,其存在本身就是意義。
六、全詩主旨:於衝突中見堅守,於沉默中顯尊嚴
《歸鄉觀》的深刻之處,在於它沒有停留在“批判城鄉差異”的表層,而是通過“物質喧囂”與“知識沉默”的對比,揭示了一個更本質的命題:當不同價值體係碰撞時,真正的價值如何自處?
詩中,“錦貂裘馬”“奧迪”代表的物質主義,與“微塵析世”“珠璣”代表的知識主義,構成了當代社會的典型矛盾。但詩人的態度並非憤懣,而是冷靜的肯定——承認現實的鴻溝,更強調知識的“自足性”。正如尾聯所言,沉默不是消亡,而是“清輝自耀”的堅守。這種堅守,讓“知識失語”的無奈中,透出一股不媚世俗的風骨,恰如古人所言“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在古今對話中,為知識分子的精神世界寫下了生動注腳。
喜歡唐詩宋詞漫話請大家收藏:()唐詩宋詞漫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