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第245章 你乾嘛,哎喲_大唐李二:恁祖宗來了!_线上阅读小说网 

257.第245章 你乾嘛,哎喲(1 / 2)

第245章你乾嘛,哎喲……

其實有句話說得好,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

這個道理並不是從五代十國開始參悟透的,而是從湯放桀,武王伐紂開始就已經是心照不宣的秘密了。

若真是王權和皇權神聖不可侵犯,那現在還是夏後氏萬世一係呢。

真正將這個事實的瘡疤血淋淋揭開,還是要從中晚唐時期的牙兵繼承法與神策軍繼承法說起。

所謂牙兵,要從魏博牙兵開始說起,魏博牙兵是由田承嗣建立的,田承嗣早年跟隨安祿山反唐,他作為安祿山的大將,在見叛軍大勢將去時降唐,朝廷為安撫降將,任命其為魏博節度使。

田承嗣為人極為陰險狡詐,自從安史之亂平定後就趁機割據一方,橫征暴斂,招兵買馬,大肆擴軍,以自衛為名,公然選拔身強力壯者成為牙兵。

牙兵作為節度使親軍,將與兵之間,兵與兵之間更為關係親密,很容易就會產生各式各樣的裙帶關係。牙兵之間多以父子相襲,又參雜各種姻親關係,這樣的親密關係會使得牙兵內部更加團結,牙兵會更加為節度使賣命,自然的,節度使會將更多的軍事資源向著牙兵傾斜。

長此以往,牙兵會成為節度使手下最強的軍隊,節度使對牙兵的依賴性會大大加深,牙兵形成了統一的利益集團。而發展至後期,節度使逐漸淪為牙兵的傀儡或者說代言人,牙兵需要一個傀儡代言人,一旦代言人作出什麼危害牙兵利益的事,牙兵隨時選擇另換一個代言人。

自田承嗣建立魏博牙兵後,魏博牙兵逐漸形成了以當地人為核心涉及土地、經濟與人口的龐大利益集團,魏博軍先後經曆了田、何、韓、羅三個時代約一百五十餘年,除個彆節帥病死任上外,節度使大多為牙兵廢立。

不隻魏博軍,各個藩鎮均有此類現象,在地方上,牙兵發展到後期,逐漸成為了偏安一方的集團勢力。

而神策軍就更簡單了,之前提到過一手操縱永貞內禪的俱文珍,便掌控著中晚唐的禁衛軍——神策軍。而之後許多皇帝的廢立,都繞不開神策軍的影子。甚至於李曄都曾經被掌控神策軍的太監關在院子裡,一關就是好幾年,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到了後唐,後唐皇帝李嗣源死後,養子李從珂與親子李從厚爭位,石敬塘乘虛而入。天福元年五月,石敬塘在起兵謀反前,曾與手下諸將商議對策,其部下提供了兩條道路。其中—條路就是傳說中的禁衛軍繼承法——收買禁軍的高級將領。

當時石敬瑭的部下劉知遠是這樣說的:“明公久將兵,得士卒心;今據行勝之地,士馬精強,若稱兵傳檄,帝業可成。”

就算到了帶清,也還有一個九門提督繼承法。沒有關鍵時刻小多子一錘定音,恐怕愛老四也不會那麼容易就登基稱帝。

像某些女頻作者寫出來的東西,看著都能讓人笑掉大牙,什麼身為庶出皇子,手握幾十萬大軍平定叛亂,又擔心進京後被太子和皇帝打壓……

按照正常的曆史規律,彆說是庶出的皇子這樣名正言順了,就算是和皇家毫無血脈關係的,都得問為什麼忽然身上多了一件衣服,進而感慨你們真是害苦了朕啊。

所以現在就是這樣的道理,站在上麵的是太宗皇帝,這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帶著兵把整座長安城都控製住了。如果隻是一個太宗皇帝,那他們大可以不認,畢竟神策軍的宦官們不可能允許長安城有這麼牛逼的人存在。但現在人家把神策軍都按在地上摩擦了……你敢有意見?你敢有意見,李世民就敢不吃牛肉。

朝臣之中倒也不光是那些蠅營狗苟,隻知道爭權奪利之輩。像是那種憂國憂民,一心期盼大唐好的也大有人在。但現在朝廷這種局麵,這種人隻能說占一小部分。

唐穆宗的長慶二年,黨爭的苗頭還不算起勢,所以李世民處理起來也不算太累。再加上不止他自己在,還有李治、李賢等人在他左右輔佐。正所謂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雖說比起李世民來,李治等人的政治才能還不那麼夠看,但總歸是夠用了。

如果說給政治能力打分的話,李世民起碼是100,李治也就是占個90左右吧。

哎,彆小瞧這90啊,負分的人可是大有人在的。李治的曆史評價吃虧在了武媚娘的身上,主要還是他風疾太嚴重了,再加上也沒想到武媚娘居然那麼能活,所以才被偷了家。

要說這武媚娘也真不是個東西,李治一門心思在給她讓渡權力,結果武媚娘可倒好,就好像那東郭先生捂熱的蛇一樣,上位第一件事就是把李治的牌位扔出太廟。

李治也不光是風疾嚴重,實際上他也比較懶,而且他某些方麵和劉禪有點像,真喜歡一個人就往死裡放權——太平公主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現在人家李令月可是大唐第一女帝,好不氣派,早已沒了當年那副棄婦的衰樣。

都說權力是男人最好的補品,其實女人也是一樣。

沒事兒的時候朱樉還帶著人去永徽朝,帶人一睹大唐女帝的風采……

躺平多年的李治處理起朝政多少顯得有點生疏,在這方麵甚至還沒他兒子李賢的效率高。但他也足夠聰明,畢竟是李世民的兒子,重新撿起來也是相當的快。

朝臣之中,對於牛僧孺和李德裕,李世民倒也沒有太過於排斥。

二人黨爭不假,但二人的能力也都有目共睹。

自從李恒即位以後,牛僧孺改任禦史中丞,專管彈劾檢舉官吏過失的事兒。得到權力的他精神大振,依法治理冤獄,剛正不阿。長慶元年,宿州刺史李直臣貪贓枉法,其罪當誅。李直臣賄賂宦官為他說情,李恒也當麵對牛僧孺言明“欲貸其法”,意思就是想寬恕他的罪行。然而牛僧孺據理雄辯,強調應堅持國家法製。李恒被牛僧孺的正確論述所動,“嘉其守法,麵賜金紫”,加官同平章事。

牛僧孺為官比較正派,他不受賄賂,在當時很有好名。韓弘入朝為官時,其子曾厚賂宦官朝貴。韓弘父子死後,皇帝派人幫助其幼孫清理財產時,發現宅簿上“具有納賂之所”,至僧孺名下,獨注其左曰:“某月日,送錢千萬,不納。”

但牛僧孺的缺點也很明顯,就像是司馬光一樣,單純是為了反對而反對。李德裕要收複維州時,牛黨說“維州緩而關中急”。而吐蕃秦,原,安樂三州及石門等七關來投時,卻急忙命令儘力收複。

伱彆說,你還真彆說。在妥協反戰這一塊兒,牛僧孺和司馬光還真差挺多。司馬光那是純主和,而牛僧孺主要是雙標。

而李德裕後期在唐武宗李炎執政的時期,輔佐唐武宗開創“會昌中興”,在他的執政期間,政績主要集中在反擊回鶻、平定澤潞、加強相權、抑製宦官、裁汰冗官、儲備物資和禁毀佛教之上。

當然了,李德裕也不光是收拾佛教,對於道教他也不太看得上眼。唐武宗李炎崇信道教,道士趙歸真很受寵信,李德裕屢次進諫,甚至不惜冒犯皇帝也要直諫。

像範仲淹就評價他“李遇武宗,獨立不懼,經製四方,有相之功,雖奸黨營陷,而義不朽矣。”,後世的史學家還有政治家都對他抱有極大的肯定。

就算是外國曆史學家,也對李德裕抱有極高的讚譽:通過他留下的大量政事文書來看,李德裕之所以享有一位極端乾練的行政官員的名聲,不光是同情他的曆史學家描寫的結果。他善於掌握細節,會斟酌彆人的長處和短處而量才加以使用;能夠協調大規模的政府行動,並且向皇帝提交設想複雜的建議——這些才能都不時地反映在他的奏疏和代擬的製誥之中。


最新小说: 小狐狸軟萌萌,清冷大師姐慌了神 死亡從學校開始了 我們的虛無 九龍吞天訣 民國:烽火1937 挺孕肚逃東宮!妻奴太子跪求嬌嬌回頭 我的無敵預判 被休後,崔娘子的起居日常 遊戲異界:你是玩家?我是誰? 植物莊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