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在曹嘉寧心中的分量,一點都不比剛剛得到的九龍寶劍差。
之前,他一直覺得,武器類古玩收藏較少,沒有拿得出手的藏品。
這下好了,一把乾隆佩劍九龍寶劍,一把女帝禦賜唐橫刀,再也不用擔心沒有鎮場子的武器了。
看完這把唐橫刀,曹嘉寧轉過頭,看向白骨手中的另一件物品——黃金印。漢倭奴國王金印這枚金印通體黃金打造而成,底部為四方底,長、寬均為23厘米。
頂部為蛇形鈕,高約2厘米。
金印底部,陰刻5字篆文【漢倭奴國王】。
嗯?
看到這幾個篆文,曹嘉寧微微一怔。
倭,指矮的,個子不高的,也有表示順從他人的意思,奴更不用說了。
倭奴國王,是櫻花國古代稱呼。
但是,倭奴國王四個字前麵還有一個【漢】字。
這個漢,代表的是大漢王朝,賜予倭國——倭奴國王金印。
那麼問題來了,這艘倭國商船,載滿唐代之物,上麵還有女帝武則天禦賜之物。
在這樣一艘船上,為什麼會出現這樣一枚金印?
為了確保準確性,曹嘉寧查看腦海中的具體信息。
【物品:漢·建武·漢倭奴國王金印
品級:國之重器
價值:1億+
產品材質:黃金
製造工藝:宗師之作
生產廠商:漢光武帝禦製
生產日期:漢建武時期】
雙眼給出的鑒定結果,跟曹嘉寧的判斷一致,這確實是漢代之物。
是漢光武帝賞賜給倭國的國王金印。
《漢書·地理誌》中記載:“樂浪海中有倭人,分為百餘國,以歲時來獻”。
《後漢書·東夷列傳》中提到:“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光武賜以印綬。”
這枚漢光武帝賞賜的黃金印,剛好與曆史文獻上的內容對應上,可以佐證,早在2000年前,倭國朝拜大漢,並賜予國名——【倭奴國】。
這個國名,跟當時前往大漢的使者有關。
由於使者身材矮小,又是一個不起眼的海上島國,漢光武帝才會賞賜一個倭奴國的國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