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棉稻輪作_大明:秋後問斬,太子是獄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一百二十七章 棉稻輪作(1 / 2)

與水爭地,遺患無窮。

王朝的耕地麵積的確增加了,而南方的水患也變得更為頻繁。

失去了廣闊的洞庭湖,江漢平原不再具備良好的泄洪蓄洪能力,再加上周邊水係帶來的泥沙的不斷沉積。

就這麼說吧!

後世紅色建立之初,由於蟎清大規模圍湖墾殖,致使洞庭湖區麵積銳減,很難再起到蓄洪泄洪的效果。

短短三年間,洞庭湖區的江漢平原,便爆發了三次水災。

一下大雨,必定洪澇!

“圍湖墾殖竟然會有如此巨大的隱患。”

朱高熾頓時一臉肅容:“林先生有沒有說如何能夠解決?”

他往日隻曉得南方的水患災害,的確是比北方要更為嚴重一些,卻沒想到源頭居然是出在了這裡。

實際上,早在兩宋的時候,就已經有聰明人意識到,圍湖墾殖可能會帶來水災隱患,但為了增加耕地的巨大利益,還是選擇了咬牙堅持。

朱瞻基說道:“林先生說,辦法無非兩點:第一,限製圍湖墾殖。第二,退田還湖。”

圍湖墾殖除了能夠短期增加耕地麵積,一定程度上增加糧食產出,本質上沒有任何好處,還會破壞水利生態。

內湖水係麵積被侵占,就會降低蓄洪泄洪功能,一旦雨水變多,或者上遊決口,下遊立刻就會變成物理意義上的“水鄉澤國”。

唯一的辦法,隻有退田還湖。

這放在原來的唐宋元明清,或許很難做到。

因為古代的農耕技術上限擺在那裡,王朝寧願承擔水患的風險,也要咬牙堅持圍湖墾殖,而且地方上的官紳地主階級也不會同意。

這樣帶來的後果,便是到了明清兩朝,江南的水旱災害頻繁,幾乎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

整個蟎清一朝268年,江南水旱並發的年份,占到了165年,剩下的不是水災就是大旱。

雖然黃河不改道才是主因,但圍湖墾殖破壞地方水係,導致黃河水患得到了進一步強化,從開始的奪淮入海,到奪泗再奪淮入海,再到後來,淮河不能走了,隻能走長江。

江河合並,給江南繁華之地帶去周期性的洪澇毀滅打擊。

不過,現如今卻是不同了,擁有林煜的大明王朝,儼然已經脫離了原來的曆史軌跡。

不論是攤賦入畝,還是化肥鳥糞,以及海外殖民與白銀寶鈔……有了這些,那麼大明也就沒必要再去為了耕地,而圍湖墾殖,破壞南方已經日益嚴峻的水係生態。

林煜一開始便與於謙說,大明很難治理黃河,其一在於漕運難棄,其二便是地方舍不得退田還湖。

隻要能解決這兩個問題,那黃河要治理起來,無非就是錢和糧的問題。

“朕明白了。”朱高熾鄭重點頭,“水利、備荒不僅為農耕之本,又為治河之重。”

聽到父皇有所重視,也都聽懂了,朱瞻基這才繼續說道:“水利、備荒隻是農政半部,後麵還有著農學半部。”

朱高熾示意:“具體說說。”


最新小说: 汴京手作娘 我在上古做天帝 躺平三年後,出村即無敵! 史萊姆真仙 飲癮如鯉 八零惡毒嬌嬌女,禁欲軍少親紅溫 穿成被挖心女配:但,有遊戲係統 預知犯罪後,我在警局成頂流 誘野 荊棘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