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黃宗羲定律_大明:秋後問斬,太子是獄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大明:秋後問斬,太子是獄友 > 第三百五十四章 黃宗羲定律

第三百五十四章 黃宗羲定律(1 / 1)

問黃宗羲是誰?

現在的大明肯定是查無此人,而且林煜也已經先提出了“黃宗羲定律”,那未來的大明估摸著也不會再有這個人了,就算有,也不太可能是那個曆史原裝的黃宗羲。

不過,出於對其人的尊敬,林煜還是沒有把他的觀點套在自己身上。

嗯,前麵抄太多了,這個算了。

“先說什麼是黃宗羲定律。”

“它的核心論點就在於封建專製國家的管理,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盲目追求財富的底層小吏、士紳階級,會一步一步帶著這個封建專製的王朝,自下而上的走向失控和崩潰。”

“黃宗羲將這個過程總結為了一種特殊的曆史循環規律,即曆史上的稅製改革不止一次,但每次稅製改革過後,由於當時社會政治環境的局限性,農民的負擔在下降一段時間後又會漲到一個比改革前更高的程度。”

把話說到這裡,於謙就已經差不多都懂了,他點點頭說道:“林先生,我明白了,這便是您為何在此前講課說到攤賦入畝,以及本朝的兩稅雙冊製,還說到本朝的正稅實際比之唐宋額外加派的賦稅還要更高。”

“為何?”

朱高熾一時有些沒聽明白,疑惑問道。

實在是他作為一國之君,就算有林煜的講課筆記天天在送,但筆記內容都是取其精華,而不可能把每句講的話全都記下。

於謙、朱瞻基他們倆也沒那麼好的記憶力,所以難免會把一些不太重要的內容給刪去,隻保留核心的講課內容。

如此,朱高熾聽不懂也就不奇怪了。

不僅朱高熾沒聽懂,其他幾位同樣也是有些發懵。

怎麼就本朝正稅比前朝攤派還高了?

“……”

楊榮眼神閃爍,心裡似乎有了些許猜測,但還不敢確定。

鄭和完全沒聽懂,也不能理解,當下開口問道:“林先生,我雖是一名粗人,但也有聽過那些大頭巾說過史書,不說其他各朝,便說蒙元就是因為橫征暴斂,才被太祖高皇帝提三尺劍,掃平驅滅。為何您會說本朝的正稅,反而高於前朝的攤派雜稅?”

林煜聽罷,也知道有些人可能一時無法理解,這幾個學生裡除了於謙是“全日製”,其他幾位或多或少都算是“插班生”,課程進度落下了很正常。

林煜清了清嗓子,乾脆引用了《明夷待訪錄·田製三》中的原篇:“或問井田可複,既得聞命矣。若夫定稅則如何而後可?曰:斯民之苦暴稅久矣,有積累莫返之害,有所稅非所出之害,有田土無等第之害。”

這段話是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曆代的稅賦改革,每改革一次,稅就會加重一次,而且一次比一次重。

農民種糧食卻要等生產的產品賣了之後用貨幣交稅,中間受商人的一層剝削。

不分土地好壞都統一征稅。

怕這幾個學生還不能理解,林煜又接著說道:“積累莫返之害,便是黃宗羲定律的核心,也是王朝稅製改革的根本弊病。”

“何謂積累莫返之害?”

“夏後氏五十而貢,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畝而徹,其實皆什一也。”

“這是《孟子·滕文公上》中的記載,意思便是在說夏、商、周三朝,分彆以貢、助、徹法,來對百姓實行稅賦的征收。而這三種不同類目的稅法,都被西周完全繼承,西周主行徹法,同樣也有助有貢。

而到了春秋時期,貢、助、徹又被統一整合進了田稅,但實際上的貢稅、助稅、徹稅並未真正消失,隻是止稅田土而已。”

才聽開頭,朱高熾仿佛已經明白了什麼。

林煜卻沒管他們,繼續解釋道:“到了魏晉南北朝,稅法再度發生改革,出現了戶、調之名,有田者出租賦,有戶者出布帛,田之外複有戶矣。”

朱高熾微微愣了愣,說道:“這是在說,魏晉南北朝於田賦之外,又額外征收了新的戶賦。”

端倪初現!

但林煜也不回答朱高熾,隻是微笑著說道:“南北朝百年亂世終結,隋唐立國統一,唐初則立租、庸、調之法,有田則有租,有戶則有調,有身則有庸,租出穀,庸出絹,調出繒纊布麻,戶之外複有丁矣。”

“……”

林煜說:“到了這裡,實際已經有人發現了問題的嚴重性,所以楊炎改革了原本的租庸調製度,將其變為兩稅,人無丁中,以貧富為差。隻是,這次的改革看似是把租、庸、調去掉了,但實際上卻是把庸、調的稅賦並入了租賦裡麵……”

“確實如此。”鄭和也似乎回過味來,下意識點點頭。

林煜又說:“後來延續到了宋朝開國,北宋朝廷並沒有嘗試把庸、調的稅賦從租賦裡麵減去,反而重新開始征收唐初的丁身錢米。”

“繞了一圈下來,唐宋的稅製改革結果便是:兩稅,租也,丁身,庸、調也,豈知其為重出之賦乎?使庸、調之名不去,何至是耶!故楊炎之利於一時者少,而害於後世者大矣。”

林煜當下做出總結道:“上麵說的這些稅製改革規律,實際也可以套用到我們剛才說的宋朝小故事裡,反賊大當家占了縣城以後,為了安撫百姓、撫慰民心,那麼所做的第一件事必然就是將原來的‘剿賊餉’以及一係列亂七八糟的苛捐雜稅,全部歸並統一征收,以圖減少加派之弊!”

楊榮點頭:“這是自然。”

問為什麼不直接把“剿賊餉”和苛捐雜稅全部減掉?

很簡單,因為稅收名目雖然又多又雜,但實際征稅操作裡都是統一去征稅的,而不是說今天我來征“剿賊餉”,明天來征“遼餉”,後天征印花稅什麼的……

所謂的加征攤派,本身隻是在原有的稅目上,多立一個名目來多收一筆錢,而不是說真的把稅收分開來征。

故而,中國古代的賦役製度,總是將舊的苛捐雜稅歸並統一,以圖減少加派之弊。

但是改稅後,隨著王朝統治階級的需求變化,又會生出新的加派名目,每次賦役改革,就會成為加征加派事實上的承認,簡化征收,成為此後加征的起點……

喜歡大明:秋後問斬,太子是獄友請大家收藏:大明:秋後問斬,太子是獄友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千億大佬,都市簽到八年! 為動畫製作獻上美好祝福 純陽賤神 尊七道 仙子,你怎麼有條蛇尾巴 玄河大陸 苟在宗門當藥奴,開局嚇哭聖女 重生後,被瘋批大佬摟腰吻 玄門小祖宗下山,陰間熱搜炸了 離婚後喜提龍鳳胎,四個大佬排隊求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