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還記錄了其他的許多事。
隴海鐵路上,每一列火車在當時的災民眼中都宛如佛祖的救生船。
好像隻要登上火車,就能逃出災荒去往安樂的新家園。
火車剛到一個車站,擠在車站的災民們便爭相湧上去,車廂擠滿便趴在窗口、爬上車頂,哪怕車頂上早就已經擠滿了滿麵菜色的災民。
有一個老婦人,直接把孩子往車頂上好心人伸下來的一個籃子裡扔去。
孩子眼看著就要掉落,老婦人卻再次抱起另一個孩子,等待著菜籃的第二次落下。
他們為了活命,已經失去了所有憐憫的資格。
沒上車的人喊著讓車頂、車窗上的人“小心過洞”,因為他們常常這麼摔下。ian、三聲)池車站,記者對一個手持警棍驅趕災民的警察很厭惡,但對方卻說:“你不知道,好心的先生,他們攀著車欄杆成千裡成百裡的走,他們三五成群的坐在‘詹天佑’上,如果車脫鉤了呢?他們是求活命的啊,像這樣攀著欄杆的人,如果不趕他下去,他準會在路上跌死!”這裡的‘詹天佑’是火車名)
記者無話可說。
……
“你怎麼……”李緣有些呆滯。
“怎麼了解得這麼清楚?”
李緣點了點頭。
嬴政說:“在他們的那些發展記錄中看到的。”
李緣一時無言。
他都不知道這麼清楚。
“你知道為什麼要向西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緣想了想,點了點頭。
那裡是八百裡秦川,是他在亂世中建立的一個新世界。
他們在那裡一邊抗日救國,一邊警惕‘友軍’隨時可能的背刺,一邊自給自足發展新世界,還會照顧逃荒而來的災民。
極其諷刺的是:
當時的“正統”光頭政府,對豫省災情視而不見。
反倒是被他們汙蔑為‘匪’的人們,在糧食才剛夠自己吃的時候,就會敞開糧倉救濟著前來的同胞。
平等對待,開墾田地三年不收公糧,無農具優先幫助,公共免費醫療……
他們當時並不算富裕,卻在努力照顧每一個人。
哪怕逃難去那裡的孩子,也能在簡陋的教室裡上課識字,課餘時間舞刀弄槍,過著兒童節。
40年,他為兒童節寫下:天天向上。
41年,他寫下:好生保育兒童。
嬴政說到這,他都停了下來。
隔著時空認識他,卻依舊能感覺到發自心底的震撼;尤其是當兩片時空情景相似時,他體會更加深刻。
因為他當時的處境遠比自己困難,但他做得比自己還好……
嬴政歎了一口氣,這是為自己而歎的。
“那場麵,與如今是不是很相似?”他看向李緣:“如今也是八百裡秦川,如今也是有孩童為求活向西而來。”
“那對姐弟為何要踏著蹣跚的小腳步也要往西來?”
“因為有你在這啊!”
這一刻,嬴政身後好像出現了另一個影子。
他們看著李緣,一起勉勵著他。
李緣什麼話都說不出。
隻感覺心裡酸楚無比……
.
.
.
ps:本章資料來源
《先鋒報》記者李蕤43年2月19、20日;4月13日報道節選。
《邊區優待移民難民墾荒條例》摘抄。
題外話:
狗日的、蔣光頭,我你!
喜歡大秦:讓政哥開著掛打天下請大家收藏:()大秦:讓政哥開著掛打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