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令聞言一喜,眼中閃過一絲狡黠,拍手笑道:“娘娘金口玉言,下官這就回去複命,三日後的子時,下官準時來接您。”
見元君頷首同意,縣令滿意地捋了捋胡須,隨後轉身朝門外走去,還未走出三步,整個人便化作一縷青煙消散在月色中。
水幕外,眾多賓客看著元君緩緩閉目,不約而同地發出歎息。
這位元君娘娘雖然神通廣大,心地善良,但怎麼可能在三日之間尋出法子解救百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水幕中再次蕩漾開來,新的場景漸漸浮現。
隻見元君廟內,元君娘娘輕啟朱唇,發出一道聲音,喚來了戰戰兢兢的廟祝。
廟祝一路小跑而來,額頭上汗珠不斷滾落,腳步淩亂的不成樣子。
他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雙手撐地,頭也不敢抬:“元君娘娘...小的...小的知錯了...聲音顫抖得不成樣子。”
出乎意料的是,元君異常平和,並沒有降罪於他。
“不必驚慌,喚你前來,是為了讓你去做一件事。”元君她頓了頓,紙塑的手指輕輕指向窗外,“三日後,本座要你將我移至城外大河之畔,你要去召集四方百姓前來觀禮,越多越好。”
“三日後,我將在世人的見證下,施展神通解救世間疾苦。”
廟祝猛地抬頭,渾濁的眼中先是閃過一絲困惑,繼而迸發出狂喜的光芒。
他連連叩首,“謹遵法旨!小的這就去辦!”
說罷倒退著爬出大殿,剛一轉身就扯著嗓子喊起來:“快!快準備鑾駕!派人去各州縣傳信!”
消息如野火般蔓延,短短兩日,方圓千裡的官道上便擠滿了前來朝聖的人群。
達官顯貴們乘坐華美的馬車,奴仆前呼後擁,貧苦百姓則扶老攜幼,徒步跋涉。
見到這一幕,茶樓內的看客們屏息凝神,就連一向沉穩的脫脫也不自覺地前傾身子,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眼中閃爍著探究的光芒。
就連小妙和蘭靜璿都不禁有些緊張,好奇師父會給這位元君娘娘一個什麼樣的結局。
水幕流轉,轉眼已是第三日清晨。六十四名精挑細選的壯漢抬著金碧輝煌的鑾駕,緩步走出元君廟。
鑾駕上,元君像在晨光中熠熠生輝。
街道兩側跪滿了虔誠的信眾,他們雙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詞,有人甚至激動得淚流滿麵。
當隊伍來到河邊時,一幕奇景映入眼簾。
隻見昔日乾涸的小溪已然變成波濤洶湧的大河,貫通南北,養活了無數百姓,如此神跡,也是因為元君早年所施展的神通所致。
隨著鑾駕穩穩落地,紙紮的元君像突然睜開雙眸。
在萬眾矚目之下,她緩步走下鑾駕河邊揚起輕風自動,像是在恭迎元君的到來。
元君立於河畔,她凝望著波光粼粼的河麵,又轉身環視身後黑壓壓跪拜的人群,眼中閃過一絲悲憫。
“諸位。”元君淡然開口,在河麵上激起漣漪,“三日前,我曾問你們,神像與人,孰輕孰重?”
跪在最前排的廟祝身子一顫,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
人群中幾個讀書人抬起頭,眼中浮現思索之色,卻又很快重新俯首。
他們的一切都是元君的,自然沒有資格回答元君的話
元君輕歎一聲,紙塑的手指撫過河岸垂柳:“你們無人作答,但當下我已經有了答案。”
“在這二者之間,無論如何,你們都該選擇人啊!”
眾人皆是一愣,他們抬首看去,隻見元君的身影在晨光中顯得格外清晰。
“神像若毀,不過重塑金身,人心若失,便是萬劫不複。”
她緩步走近自己創造出來的大河,所過之處,枯草返青,野花綻放。
此時元君離大河隻有一步之遙。
“我既然身為元君,又豈會因為你們少上一炷香、缺一句禱詞就煙消雲散?”
說著,她突然伸手摘下發間金釵,在眾人驚駭的目光中,輕輕砍下自己的紙塑手臂,將其丟入河中。
“你們癡迷我,敬仰我,崇拜我,都不如勝過我!”
“那,才是我真正希望看到的‘虔誠’。”
喜歡龍與帝王:化作真龍降臨曆史之中請大家收藏:()龍與帝王:化作真龍降臨曆史之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