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宮的殘燭在晨風中搖曳,素白帷幔間彌漫著未散儘的沉水香。
王皇後的梓棺已入皇陵七日,禦膳房的小宮女茯苓卻捧著鎏金香爐跪在養心殿外,指尖還沾著爐底未燃儘的香灰。
三日前她奉命清洗祭器時,忽然聞見這香灰裡混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甜腥,竟與太醫院記載的\"鶴頂紅\"熏香的氣味一模一樣。
\"啟稟陛下,蕭親王曾在葬禮前一日親自過問祭香......\"
茯苓話音未落,殿內的博山爐突然\"當啷\"倒地。
皇帝扶著案幾劇烈咳嗽,咳出的血沫裡竟泛著淡金色——正是與香灰中相同的色澤。
蕭承軒握緊腰間佩劍,目光掃過殿中侍奉的宮人。
忽然想起王皇後出殯那日,蕭伯仁曾特意站在香爐旁與他寒暄,袖口拂過爐口時閃過的暗紋,正是莞妃父族的徽記。
\"傳太醫院掌院!\"蕭承睿翻開《南陵國典儀》,在\"皇後祭禮用香需禮部尚書監造\"的條目上重重劃過。
\"當年王皇後難產血崩,太醫院曾說她胎中帶毒......\"
他忽然頓住,與蕭承煦對視一眼——若祭香與皇帝所中劇毒同源,那麼當年導致皇後血崩的\"胎毒\",極有可能是通過熏香慢性侵入體內。
禦史台的文牘房內,陸明謙戴著鹿皮手套翻動《奇門遁甲》殘卷。
泛黃的紙頁間夾著半片枯黃的楓葉,葉脈間隱約可見用密蠟寫的\"景門\"二字——這是北疆軍陣中左翼突圍的暗號。
他對照著蕭伯仁批注的\"天衝星動,利野戰\",忽然想起先太子謀反時,叛軍正是用\"八門金鎖陣\"圍困皇城,而此陣解法唯有禁中藏書閣的《武侯八陣圖》才有記載。
\"大人,這殘卷的紙張......\"書吏突然指著紙邊的蟲蛀痕跡,\"與先前太子書房舊物的蛀洞形狀相同。\"
陸明謙猛地站起,碰翻了案頭的朱砂筆。
他想起在青竹書肆賬本裡見過的\"戊年冬月,送《黃石公三略》至東宮\"記錄——所謂\"送書\",恐怕是將兵法批注藏在典籍中傳遞。
更令他心驚的是,殘卷最後一頁的\"雲無心以出岫\"旁批,竟與當今首輔沈閣老的筆跡如出一轍。
窗外突然傳來金吾衛的嗬斥聲,陸明謙掀開窗簾,隻見沈閣老的轎子正穿過朱雀大街。
轎簾掀起一角,露出裡麵半幅孔雀金線繡的帷帳——那紋樣,與蕭伯仁密室中搜出的密信封蠟完全一致。
冷宮的青苔牆上爬滿薜荔,德妃的貼身宮女采薇隔著鐵窗遞進水盂,腕間銀鐲輕響,驚飛了簷下的雨燕。
\"皇後娘娘臨終前,曾抓著奴婢的手說"香爐...香灰...”
采薇的聲音裡帶著顫抖,\"後來奴婢才知道,娘娘懷孕時總覺得殿中檀香太濃,便換成了蕭大人送來的百合香......\"
蕭承軒握著記錄香方的折子,指節因用力而泛白。
他想起王皇後的養子、年僅七歲的端王,前日在禦花園玩耍時曾說\"母後娘娘宮裡的香味道很好聞\"。
太醫院掌院此時跪呈驗毒結果,叩首時額頭撞在青磚上:\"陛下,這香中含有斷續花與藏紅花,長期熏聞便會導致滑胎......\"
皇帝猛然按住龍椅扶手,指縫間掐出深深的血痕——原來他最在意的兩個女人,都死在了同一爐毒香之下。
與此同時,陸明謙帶著金吾衛闖入沈閣老的藏書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