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的風,永遠帶著沙礫的粗糲,刮在臉上像刀割。
陸錦棠立在夯土城牆上,玄色披風被風卷得獵獵作響,眼底卻沒有半分被風沙揉亂的混沌,隻有一種近乎灼人的亮。
他指尖夾著一張薄紙,上麵是他親手勾勒的圖樣,——那是唐誌記憶中打遊戲時的計謀。
什麼“沙盤推演”、“兵種克製”、“地形利用”,甚至包括了些奇奇怪怪的“器械圖”,都是遊戲和電視裡的產物。
起初陸錦棠隻當是自己在現代打發時間的遊戲,後麵仔細琢磨了一下,發現還真有可能可以實現。
匈奴騎兵突襲烽燧堡,他想起“聲東擊西,伏擊補給”的法子,竟以少勝多,斬獲頗豐。
從那以後,現代唐誌記憶裡的“遊戲計謀”,便成了陸錦棠案頭的兵書——自行回憶的那種。
“將軍,弩坊的王師傅來了。”親衛陳武的聲音打斷了陸錦棠的思緒。
一個背著工具箱、頭發花白的老者佝僂著腰走上前來,手裡捧著一把樣式古怪的弓弩。
弓臂短而粗,弓弦泛著冷光,弩機處多了個金屬匣子,匣口有齒輪狀的結構。
“將軍,”王師傅喘了口氣,將弩呈上,“按您說的,‘連弩’的雛形弄出來了。
這匣子能裝五支短箭,扣一次扳機就能連發,就是……這力道和準頭,還得再琢磨。”
陸錦棠接過連弩,入手沉實。
他在唐誌的記憶裡見過類似的“連射武器”圖樣,雖知以如今的工藝難以完全複刻,卻也想儘力一試。
他掂量了一下,對準遠處土坡上的草人,扣動扳機。
“嗖!嗖!嗖!”三支短箭幾乎同時射出,雖未完全命中草人心臟,卻也在胸口處紮成了一片。
旁邊的陳武看得眼睛一亮:“將軍,這要是成了,咱們守城可就多了把利器!”
陸錦棠點點頭,指尖摩挲著弩機的齒輪:“繼續改良,重點在射程和穩定性。
另外,上次讓你找陸大拿的那些硫磺、硝石、炭粉,收齊了嗎?”
陳武肅然道:“都按您的吩咐,陸大從各地藥鋪和鐵匠鋪悄悄收來了,堆在城西廢棄的窯洞裡,由陸大親自看著。”
提到陸大,陸錦棠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
那是自己的暗衛統領,自從聽從楊明汐的建議,找齊了這三樣東西,就一直自己在鼓搗“簡易炸藥包”,點了引線能炸飛半堵土牆。
陸錦棠起初不信,親眼見了試驗,那聲巨響和飛濺的土塊,讓他興奮不已。
現在有了唐誌的記憶,他就想起了電視裡麵提過的“手榴彈”。
陸錦棠把大概情況和陸大說了之後,陸大就一心撲在手榴彈上,都好幾天沒有來找陸錦棠了。
“走,去看看陸大的‘新玩意兒’。”陸錦棠將連弩遞給王師傅,轉身下了城牆。
窯洞內光線昏暗,彌漫著一股刺鼻的硫磺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