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朝的科舉體係裡,貢生雖說不上是天之驕子,卻也不是尋常士子能隨便沾上的名頭。
武朝沿襲秦製,立國子監為最高學府。
直屬禮部管轄,掌天下儒學綱紀。
凡天下郡縣貢士,經鄉貢、府試層層選拔,才有資格入監為生。
而在國子監之中,生員按出身與資格,又分為好幾等。
最上等的,叫太學生,多是進士、明經及第之後,留監充學,等著授官。
其次,便是貢生。
貢生的來曆,有的是通過歲貢、恩貢、鄉貢之類的途徑,由地方推舉上來。
有的則是出自勳戚、豪友之門,通過獻納、捐輸的方式,買一個名額。
這一條路,雖然被士林譏為財取,但在朝廷眼裡,卻未必是壞事。
畢竟國子監要養著那麼多生員、維持經籍、講堂,都是要錢的。
朝廷的賦稅有限,從勳戚富戶腰包裡掏錢來辦學,何樂而不為?
所以貢生,雖不如太學生那般清譽高潔,卻也能在士林之中占個座次。
而他們身上,也有一個天然的優勢。
入監之後,便是監籍在身。
哪怕不曾登第,也可憑監籍在京城結交官場人脈,甚至參與一些低階文職的選調。
一旦運氣好,遇上朝廷開缺、遇上恩科赦恩,說不定就能一步登天。
而監生,則是更寬泛的稱謂。
國子監裡的生員,不論貢生、太學生、內舍生、外舍生,統稱監生。
貢生是監生的一種,但卻帶著地方薦舉、或財力輸納的標記。
與普通監生略有不同。
而馬彼德現在,就是貢生。
“小馬兒,你來,坐下。”
李北玄瞥了馬彼德一眼,笑嗬嗬的衝他招了招手。
而馬彼德瞧見李北玄這突如其來的熱情態度,頓時咧了咧嘴,露出幾分惡寒的神色道:“老師,你要搞事就直說唄,咱倆什麼關係,你這麼熱情乾什麼?我不適應!”
李北玄:“……行。”
看馬彼德這麼痛快,李北玄也選擇了直奔主題。
想了想之後,問出了第一件事。
“小馬兒,你這段時間,在國子監裡待的怎麼樣?”
而馬彼德聽見李北玄這一問,頓時露出了一言難儘的表情。
要是換成彆的事,他多半會拍著胸脯吹上一通。
可說到在國子監裡讀書的情況,他是真不敢往臉上貼金。
說到底,他馬彼德這輩子都不是讀書那塊料。
字認得不少,話也能說得圓,可真要他安安靜靜坐在案前,一頁一頁啃那些滿是之乎者也的經義,他寧願去城外跑馬。
而他爹馬統經過那一場春試,也看出來了這一點,所以也沒再指望兒子靠科舉出頭。
乾脆掏了大價錢,又求人走了幾道門子,把他弄進了貢生的隊伍。
然而,貢生的名頭雖然是有了。
可進了國子監之後,該讀的書、該聽的講課,一樣也沒少。
監規森嚴,按時點卯,遲到早退都有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