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在溫潤的陽光中醒來的時候,身邊照例已經沒有了劉燕的身影。
今天的行程還是比較滿的,先是得去冠縣把小薇接回來,然後就是嶽靈珊和井凝萱也都會到聊城來彙合。
之所以要她們倆一起去廣州接手霍氏集團,徐彥輝是經過多方麵考慮後才決定的。
井凝萱和嶽靈珊兩個人,性格不同,能力不同,剛好可以互補。
根據徐彥輝對嶽靈珊的了解,她雷厲風行的性格,很有霍餘梅的影子。
但是井凝萱就不一樣了,溫文爾雅,恬靜的性格卻是有著井泰華的言傳身授,對於企業的管理肯定另有一番心得。
雙管齊下,必須得是雙保險才行。
“燕兒,等她們倆到了,你跟她們好好談談,主要還是對待霍氏集團的態度問題。”
一邊吃著早餐,徐彥輝一邊跟劉燕交待著需要注意的問題。
劉燕笑著點了點頭。
“嶽靈珊古靈精怪的,應該不需要咱們多囑咐她什麼。主要是井凝萱,雖然有井泰華的言傳身授,但是畢竟她還沒有親手接觸過企業的管理。”
徐彥輝笑著微微搖了搖頭。
“她們倆之間,我更看好的是井凝萱。”
劉燕微微一愣,這麼長時間了,她還是第一次跟徐彥輝在看人上有分歧。
“你是不是覺得嶽靈珊畢竟在上海六合親身實踐了那麼長的時間,論到工作經驗,她肯定要比井凝萱強?”
“是呀,企業的管理我認為經驗才是最寶貴的···”
徐彥輝笑著揉了揉她的腦袋,輕聲說:“正常來講應該是這個道理,但是咱們推崇的是家庭式管理模式,在這方麵,井凝萱肯定要比嶽靈珊強很多。”
劉燕仔細想了想,隨即就釋然了。
家庭式管理不同於常規的企業管理模式,核心點就在於以人為本上。
以情感為工具,緊緊的把人心凝聚在一起,共同推動企業這輛大車前進。
家庭式管理並不是徐彥輝首創的,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曾經有過這樣成功的先例。
當然,成功的案例可以學習,但是不能複製粘貼,經驗還需要自己慢慢的摸索···
“這趟去冠縣,你是不是順路回趟老家,把青青接過來?距離開學也沒有多少時間了,還得給她聯係學校,辦理學籍的問題,這些都需要時間···”
作為徐彥輝的大管家,劉燕細致入微的把徐彥輝所有的事情都時刻記在心裡。
她知道徐彥輝事情多,而且男人嘛,粗心大意是天生的。
徐彥輝笑著點點頭,有劉燕在身邊,他確實省心太多了。
“小冬的廠子自從投產以後我就沒有去過,這次正好回去看看···”
···
開車走在去範縣老家的路上,徐彥輝撥通了葉靜的電話。
“靜姐,讓老吳幫我聯係個好點的學校,我準備把青青接來聊城上學。”
“沒問題,我這就讓吳老二去辦。”
自從良了以後,葉靜對於徐彥輝的安排,執行起來從來都沒有絲毫的猶豫。
她就是這樣,隻要認準了的人,那就要一心一意的追隨。
其實她自己心裡也清楚,在這個世界上,能讓她和三個孩子依靠的,可能也隻有徐彥輝一個人了···
“郭芬蘭又找過你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