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他心裡清楚,哪怕嘴上說得平靜,他的內心仍舊焦灼。那股“必須變得更強”的壓力一直沒有消退,反而因為他傷停這段時間,在無形中加重了。
他不斷重複試跳,每一次都帶著糾正過的細節。他甚至停下來,用手指比劃空氣中的出手軌跡,仿佛在雕刻一個屬於自己的動作模型。
“你這是乾嘛呢?舞太極?”
一個打趣的聲音從球場入口傳來,馮驍披著外套走了過來,手裡還拿著早餐袋子。
“練新動作。”蘇盤沒有抬頭,繼續看著籃板。
“腳都還沒好全就開始飄了?”馮驍撇撇嘴,走近幾步,“彆跟自己過不去啊。”
“就是現在不能練對抗,才得趁機把這些技巧練熟。”蘇盤回答得乾脆利落,“等我能上場時,要馬上能用得出來。”
馮驍看了他一眼,沉默了幾秒,突然一笑,從袋子裡掏出一根能量棒遞給他,“你練吧,我看著你,等你摔了我負責笑。”
蘇盤沒接,隻是繼續一遍遍練著延遲上籃的節奏——運球、切入、起跳、懸停、改變出手時間、輕撥……
一次,兩次,三次……
到了第十七次,他終於感覺到了空中那個屬於自己的“節奏點”。那是一種很微妙的感受——仿佛時間被他自己控製了一瞬,世界的運動放慢,而他可以決定球的去向。
那一球打板入網,極其柔和。
“來了!”馮驍輕輕鼓了掌,“你那個小跳步,剛剛好!”
蘇盤收球,額頭上的汗珠沿著臉頰滑落,嘴角卻揚起一絲不易察覺的弧度。他知道,那個動作他還遠沒完全掌握,可就在剛剛那一瞬間,他感覺自己觸碰到了門檻——就像一道門縫打開了一點,而他已經探進了一隻手。
“得了,”馮驍笑著說,“你再練會兒,我去幫你拿冰袋回來。彆真練廢了。”
“行。”蘇盤點頭,然後轉身,再次站在三秒區邊緣。
他現在能明顯感覺到自己的變化:每一次練習,不再是毫無頭緒的試錯,而是帶著目的、帶著細節、帶著理解地一點點逼近目標。
這和他以前完全不同。以前的他總是憑直覺打球,不知道如何細拆一個動作,不知道如何根據不同防守選擇相應的處理方式。但現在,他不再是那個靠本能奔跑的少年,而是在逐漸成長為一個真正的球場閱讀者。
練完後,他回到宿舍,一邊擦著汗,一邊低頭記錄今天的練習體會。
“滯空點的掌握,不在於跳得高,而在於起跳前的節奏預判。必須騙得對方先動,然後才有可延遲的空間。”
他把這句話一字一句寫下,心裡像慢慢注入一股堅定的暖流。就像他從前那位老師說的:“你在球場上的每一次突破,不止是對防守的突破,更是對你自己限製的突破。”
那一刻,蘇盤的手微微發抖,不是因為疲憊,而是一種無聲的激動。他知道,這個上籃動作也許不會立刻成為他比賽的主殺器,但在某個關鍵瞬間,它會成為改變局勢的利器。
他閉上眼,腦海中閃過畫麵——一個回合,對方雙人封堵,他衝入禁區,在眾人驚訝的注視下,緩緩躍起,輕輕一撥,球在空中劃出一個彎弧……
進了。
他的攤子設在訓練基地外不遠的小巷裡,靠近人流密集的夜宵區,雖然不起眼,但勝在位置剛剛好。幾盞微弱的燈光照著,他攤前擺著一張小桌,兩把折疊椅,一盞便攜式照明燈,一台便宜的藍牙音箱,還有幾個陳列架,上麵掛著各式各樣的運動護具、手環、定製水壺和一些小眾品牌的籃球周邊。
他不是單純賣貨,而是圍繞籃球做的小生意。這些產品都是他平時在網上淘來的,還有一些是朋友送的樣品。他知道,訓練營裡的學員們喜歡稀奇又實用的東西,也不缺那點錢。他抓住了這個心理。
“老蘇,今天有什麼新貨沒?”一個身形瘦高的年輕人一邊啃著炸串一邊湊了過來,眼神盯著桌上一個閃著熒光綠的護腕。
“這個新到的。”蘇盤把護腕拿起來,手指卷了卷,“防滑、防臭,還能壓縮肌肉群。你這打球老甩肘的,用它正合適。”
“真的假的?”那人顯然心動了。
蘇盤咧嘴一笑,把手機遞過去,“掃一下,試試折扣。”
“你小子這生意腦子比場上靈多了。”
“那是你們還沒見過我在場上的腦子。”蘇盤笑著回道,語氣輕鬆,話裡卻透著不容小覷的自信。
他喜歡這種感覺,攤位雖然小,但站在攤前的那一刻,他像一個自給自足的主人翁。一切由他做主,一切都清晰可控。他知道自己暫時還不能全力打球,但隻要手還能動腦還能轉,他就不願荒廢每一個夜晚。
天色漸深,小巷變得熱鬨起來,行人絡繹不絕,有些是訓練營的學員,有些是附近的居民。他們大多數已經認得蘇盤,有時候不買東西也要過來坐坐,聊兩句球場八卦。
“聽說你那招延遲上籃練得不錯?”一個光頭壯漢從人群中擠過來,咬著一根烤玉米,“昨兒我看你在邊場試動作,挺帥的。”
“你也在看?”蘇盤有些驚訝。
“我們這些老家夥不敢上了,但看你們練我們還是有興趣的。”光頭大笑,“你那一停一撥,簡直像電視劇裡慢放動作一樣。”
蘇盤撓了撓頭,有點不好意思。他其實沒料到自己一個人在邊角練的動作,會被這麼多人看到,甚至被記在心上。
“你是走控衛路線吧?”那人問。
“差不多。”蘇盤點頭,“現在在練習節奏掌控和突破變化。”
“好,彆急。”光頭拍拍他的肩,“節奏這玩意,不是靠力氣練出來的,是靠時間熬出來的。”
蘇盤望著他,眼裡閃著思索的光。他沒多說什麼,隻是默默點頭,嘴角微微一挑,記住了這句提醒。
擺攤間隙,他偶爾也會邊站邊做恢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