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祭天的原因,接下來的日子居然真的風調雨順。
之前受的災不過是白花郡和另外四個郡,雖然看起來還是有些多,但現在的伊國很大,已經有二十二個州,超過百郡。
戶部也重新整理完戶籍,也統計出了大概的人數。
全國有將近六百萬戶,三千一百萬人。
光是人頭稅——十五歲到五十歲,算隻有人數的六成,一年一個人是四十文錢,就能收回八億文,折合白銀八十萬兩。
還有朝廷的鹽、鐵專賣,還有商人的茶稅、酒稅、關稅、過江稅等等。
一年的國庫的收入應該在一千五百萬到三千萬兩白銀之間,至於多少還要看具體情況。
至於糧食,也統計了各地的田產,如果不出意外,一年的糧稅有一千三百多萬石三十稅一)。
這些糧食自然不可能全部運來京城,絕大部分是留在當地府衙糧倉以備不時之需。
在不動用地方糧倉的情況下,真正能用來打仗的恐怕不到兩百萬石。
兩百萬石,按士卒一天吃三斤,那也就是夠二十萬士卒吃十五個月。
還有服徭役民夫吃的,按最理想的徭役與士卒是一比一,就算徭役民夫吃的少一點——一百萬石。
伊國至少要屯三年的稅糧,才可以再次發動戰爭。
這就是為什麼,絕大多數百官並不希望發動戰爭,尤其是不以掠奪、殺雞取卵為目的的戰爭。
如果極端,也可以從百姓手裡買些糧食,避免被糧商抬高價格,讓手裡糧食少的百姓買不起。
百姓的糧食有七成是賣給了糧商,可再想買回來,那就不是一個價了。
……
六月,算是百姓閒下來的時候了。
雇傭百姓給朝廷挖礦、煉鐵、鑄造兵器甲胄,八千鐵騎的裝備還在等著呢!
還讓百姓去砍伐規定的木材,運輸木材、建造大船。
這些活不能讓他們以徭役的形式參與,而是雇傭,必須給出足夠的錢財。
各國徭役其實也給錢,但相對來說很少。
在這一點,我是明確地方官員要把錢如實給到乾活的百姓手裡,誰敢在這件事上貪贓枉法,我定斬不饒。
這件事要是處理不好,比如不給錢還讓百姓乾活,那百姓肯定反啊。
總之,要讓百姓認為這是能讓他們從貧窮變成小富的機會。
……
六月十四。
蕭破武回奏,河道確為人為挖破。
之所以這麼慢才上奏,是去走訪百姓,詢問當時情況。五十多畝良田雖然被水淹,雖有十幾戶人家被水衝沒了房屋,卻保護了礦縣數萬百姓。
在這件事上,百姓並無過錯,官員也沒有錯。
不過,蕭破武也查到,這次指使決堤的另有其人。
是縣中一名算命先生指點了盧昌異等人,誘使百姓為了自家安危自發去決堤。
而這名算命先生目前不見蹤影。
欽差謙智的死確實有異常,謙智身邊的三個家丁在謙智出事前後也都消失不見。
不過還是被蕭破武在元、奎兩州邊界抓到其中一人。
他承認,收了護君侯一筆錢,給自己的老爺,下了蒙汗藥。
以仆殺主,這不亞於以子殺父,臣殺君。
這樣的罪名那家丁自然知道承受不了,為此還特意找人試了這藥,確認是蒙汗藥才敢用。
他認為隻是讓謙智昏睡一段時間,不會發生殺人的事。
結果,謙智身死,他自知會被波及,連忙跑路。
還有個家仆被發現,但已經是以屍體的形式,最後一個家丁還沒找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