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並不複雜,這一年,穀將軍不止與北陵軍對峙。
他做了三件事
一、拔除或找出泗州邊界幾個郡全部的北陵國探子。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就算強撐著不帶糧草,大軍的隊伍是怎麼也隱藏不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簡單的“飛鴿傳書”,就能讓北陵國知道大軍的動向,除掉或掌控敵國探子最為重要。
二、把泗州邊界城池的糧食一點點的運走,以及讓百姓離開。
糧草是死物,不是看管糧草的人,少了也沒人發現。
人卻是活物,少了城裡的探子隻要不瞎自然知道。
但邊界城池經過了一年的洗禮,不僅不通商,還要麵對北陵國時不時的劫掠,人越來越少就說得過去。
三、把士卒的衣服悄悄運到離邊界遠一點的城池裡,方便以後彆人假扮士卒。
伊國的軍隊還是無法做到全軍甲胄的地步,不,是絕對沒有那個大國能做到。
甲胄,隻有精銳才能配置。
統一的衣服,可以方便士卒和將領區分敵我,而且,看著也順眼很多,精氣神都有所提升。
士卒的衣服也普遍在兩到三件,這些衣服其實很簡單,隻是一層統一顏色的布。
士卒裡麵可以隨意穿任何衣服,隻要裡麵的衣服露出來太多就好。
……
穀將軍花了一年的計策就是,派軍隊作出支援其他地方的表現,迫使北陵國出兵泗州城池或回援其他地方。
北陵國按照慣例攻城後,發現他們攻下的城池不僅沒有人,連糧食都沒有。不需要三天,他們就會渾身乏力,無法抵抗伊軍的攻城。
隨後,明明離開泗州邊境的周展功和文將軍再次殺回來。
這時候,與大軍對峙的北陵大軍已經派出一些軍隊回援,南相軍也進入了準備了一年的陷阱,是北陵大軍最弱的時候。
……
聽起來容易,但實施起來很麻煩。
要隱瞞周展功和文將軍的隊伍,拔除或找到邊界所有北陵國探子就很重要。
為了找到不足百人的探子,穀將軍就用了半年的時間。
這些人很雜,很亂。
有將門之後,或是探子之後;有偽裝成好吃懶做的探子,事實上他們真就是好吃懶做的人;有對北陵國不滿,有對北陵國忠心耿耿的探子。
又用了半年的時間對付這些人,能收服的就付出錢、權和色,不能收服的就支開他們,或者製造意外。
沒有直接對他們動手,是因為探子很容易安排,殺了一批就來一批,是殺不完的。
也需要探子送出一些假消息,讓北陵將領相信。
周展功和文將軍兩軍離開泗州的消息確實是真的,但並不是全部士卒。
真正的軍隊士卒隻有不到五千人,剩下的士卒不是城中百姓,就是服徭役的民夫假扮。
而除去和找出北陵探子,就是為了保證軍隊裡沒有探子,再好的計謀,內部出現了問題,一切都是徒勞的。
讓五千軍隊跟著假扮城士卒的民夫和百姓一起離開,就是防止有人通風報信。
對於有機會近距離觀察去支援軍隊的北陵探子,則采取收買、支開和製造意外。
利用那些絕對不可能背叛北陵國的探子,告訴北陵國關於伊國大軍動向的消息。
如果大軍出動,而北陵探子沒有任何消息,那就意味著伊國絕對不隻是支援?做戲要做全。
……
回歸正題,南相軍攻破伊國的城池後,就發現了異常,但已經被穀將軍、周展功和文將軍圍困。
這城池可是伊國的城池,裡麵有多少糧食,穀將軍一清二楚。
青鱗軍想要迅速救援南相軍,可惜被設伏打退。
兩天,穀將軍就攻破城池,全殲了南相軍。
不留活口是因為南相軍之前劫掠泗州城池時,乾的活實在是太粗糙、太畜生,可以說是罪有應得。
大軍又朝著南相州的城池發動進攻,青鱗軍很強,但伊軍也不弱。
兩軍對峙了一年,一年都沒有攻過城池,士卒們早就鬱悶已久。
南相軍覆滅,加上之前北陵派出去支援常旭軍隊,青鱗軍是獨木難支,城破後選擇棄城而逃。
可惜他們連逃都沒地方逃,最終俘虜三千,其餘戰死。
除了回常旭州支援的兩萬大軍還活著,北陵國的五萬大軍基本被覆滅。
南相州已經無力阻擋穀將軍,很快就能攻下南相州。到那時候,北可和沈易東合擊常旭州,東可繞後與蕭破武合圍壽州。
北陵九州,已經有四州歸伊國,並且麵對失去了五萬大軍的北陵國,伊國的優勢隻會越來越大。
不過,以北陵國抵抗的頑強,今年是估計沒辦法滅國,但不出意外,最多一年,應該就沒有“北陵”這個國家了。
對於穀將軍的計策,我是一點消息都沒有得到。
他的欺君之罪,我沒打算追究。
能為伊國開疆拓土,打破僵局,欺君就欺君吧,我也樂意。
喜歡征服世界:從擊殺穿越者開始請大家收藏:()征服世界:從擊殺穿越者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