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虎翼軍,也是有問題,雖然之前絕大部分被隕石砸沒了,可它也是唯一與除寇軍齊名的軍隊。
他們很聽從沈易東的命令,卻過驕傲。
他們的戰績對得起這份驕傲,但被放大的驕傲,就會變成狂妄。
北陵百姓這樣的交談,和上述挑撥另外兩軍一樣。沒有辦法追究百姓,最多也是議論大軍關上幾天。
而且,虎翼軍更為特殊,因為北陵百姓是在讚美,難道讚美也有錯?讚美也要坐牢?
北陵國讓城中的百姓不斷稱讚虎翼軍勇猛,使得將領、士卒都飄飄然。
本來沈易東還能約束得住,但知道百林、晉陽的戰敗後,隻能出城一戰。
至於回援?回什麼援?路上肯定有北陵國的埋伏,還不如野戰。
本來野戰就是伊國的優勢,之前是為了萬無一失才窩在城裡。
可兩軍一交戰,沈易東就明顯感覺到北陵軍隊的不同,為此他還在戰報兼請罪書上說清楚。
他們的陣法也不是沒見過,就是速度變得更加快,威力更加強大。
那一戰,虎翼軍損失五千人,北陵軍損失九千人,通過俘虜的一名牙將,知道指揮北陵大軍的已經不再是赤甲軍主將。
符山嶽,我其實也有所了解。
從他眾多的頭銜不難看出是一號人物,也是伊國的大敵。
如果說孤白澈是壓製這個江湖一個時代,那他就是威震五國的名將。
萬盛三年,雄心壯誌的先皇舉兵南下,一路攻略數座城池。
北陵以他為主將從泗國進攻伊國,原本沒打算理會他們,但北陵國越打越深入,伊國不得不從南封國退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萬盛五年,伊國再次南下,北陵依舊進攻伊國,就算伊國早有準備,也被輕鬆打敗。
萬盛七年,伊國借口打南封,實際兵進北陵,十多萬大軍再次被符山嶽擊潰。
至此,先皇算是逐漸失去了雄心壯誌。
而北陵聯合淮、南封兩國,隔幾年就進攻伊國,使得伊國難有討伐他國之力。
符山嶽因為邊界沒有與南封國接壤,幾乎把淮、赤昭、伊三國叫得上名號的將軍打敗。
穀將軍由於陳芝麻爛穀子的事,就沒有機會領兵打仗,沒能與之交鋒過。
以當時北陵國的強大,一統五國也不是沒有可能,可他們沒有這麼做。
一來,北陵國的地理位置不好,麵臨著三國,滅了伊國,就把自己的狼子野心顯露出來,勢必遭到其餘三國的群攻。
而且,甚至都不需要等到伊國覆滅,其他國家就已經察覺到異常。
如果滅了淮國,那就要麵對北邊的赤昭國,南邊的南封和伊國,幾乎是兩麵夾擊。
如果滅了赤昭國,那就要替赤昭國阻擋北方遊牧民的劫掠。
還有一個關鍵的因素,那就是符山嶽有謀反之心。
他的謀反雖然沒有實質性證據,卻已經從其他方麵證明,如果有實質性證據,他也就活不到現在。
北陵皇室明明知道他有謀反的意圖,卻遲遲找不到證據,最終采取誣陷的辦法。
結果被符家察覺,反而營造一幅“忠臣不得善終,皇帝嫉賢妒能”的景象,反手還讓北陵老皇帝殺了幾個真正忠心的臣子。
他的威望過高,之前我就讓柳寇監視他,可惜還是沒看住他。
我也不認為北陵國真的會讓他掛帥,這無異於把架在自己脖子上刀的刀柄遞給彆人。
兵權,不是說給就給,說收就能收,收不回來就改朝換代了。
喜歡征服世界:從擊殺穿越者開始請大家收藏:()征服世界:從擊殺穿越者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