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即便戰敗,也不會有亡國的風險。
實在不行,跑到中原跟皇帝痛哭流涕的認錯求情也可以嘛!
寄居蟹聽到他這樣說,也沒有辦法反駁,隻能馱著神奇海螺,邁動著自己靈活的短腿,跑到劉勤身邊,給他狠狠來了一鉗子。
劉勤立馬疼得嗷嗷叫起來,手裡的糕點酒水灑了一地。
“乾嘛啊?”
“你要是生氣,就去鉗彆人嘛!”
為什麼要傷害自己這個可憐的死鬼呢?
寄居蟹很生氣的說,“都怪你的種子不好!”
“怎麼後代沒一個勤快聰慧的?”
在劉勤還活著的時候,
依靠神奇海螺的幫助,他聽勸的做了很多有利於國家的事情。
吳國因此變得興盛起來。
但等到劉勤去世,
他的長子繼位後,情況便迎來變化。
神奇海螺對給老劉家當傳家寶沒有興趣,在劉勤死後便離開了王宮,隱匿了自己的蹤跡。
而沒有了強而有力的規訓,跟劉勤年輕時性格一模一樣的新任吳王,便發揮起自己的聰明才智,展開了一係列操作。
他不再像先王在時那樣,頻繁向中原朝貢,維持主乾枝葉間的友好關係。
他對自己的臣子說:
“之前做這些事情,是為了從中原引入諸夏種子,好強壯我吳國的根基。”
“現在哪裡還需要這麼做呢?”
“中原距離吳國何其遙遠啊,即便是順著海風海浪揚帆而去,也需要漫長的時間,才能往來於兩地之間。”
“我們吳國這麼弱小,哪裡負擔得起製造牢固的海船,遠去中原的耗費呢?”
更重要的,
是吳王在開采出金礦以後,自覺錢袋充足,完全可以不再依靠中原。
而漢朝下海探索的行為,也讓吳國感到不滿。
在吳人看來,
南海是自己先來的,
有好東西也應該歸屬於自己,
現在被漢人給拿走了,那可著實心疼!
但打又打不過,也不敢直接開罵,便隻能把頭埋到土裡,單方麵的斷絕往來了。
漢朝總不至於因為這點小事,就發兵來攻打自己吧?
如果有天使來到吳國訓斥他們的不敬,
吳國也可以找借口說國中多事,怠慢了朝貢,認真反思道歉就好了……
總而言之,
在吳國君臣看來,這種事做起來,是多利而少害的。
隨後,
吳國就在呂宋島上,享受起南海的美好時光來。
過於充足的水熱,
過於肥沃的土地,
讓吳人懶得多做耕耘,逐漸養成了懶散的性格。
這讓何博看了,都忍不住在心裡認為,吳國是諸夏開拓路上的恥辱。
更不用提“受封”呂宋島的寄居蟹了。
好在,
劉勤這位先王並不在意這些小事。
反正他死了之後,憑借鬼神的關照,日子過得美滋滋的,可以吃到許多美食,喝到許多美酒。
宗廟提供的冷豬肉?
哼!
已經吃過見過的劉勤對它一點興趣也沒有!
寄居蟹因此哀歎起來。
“其他分身那邊死了人,可以拉過來當牛做馬。”
“我這裡托了你的福,一點也沒有享受過這樣的待遇!”
劉勤聽了,捧著從地上撿起的糕點嘿嘿一笑,“不客氣!這是我應該做的!”
“嗷!”
他又吃了一蟹鉗,疼得眼淚都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