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懷了身孕後,沈秋婉就過上了和溫梨一樣的安胎生活。
原本回兗州的計劃徹底打亂,太皇太後笑著問道:
“婉兒要回去,是因為沈老將軍那邊有什麼要緊事嗎?”
沈秋婉笑著搖頭,“那倒沒有,就是回京太久了,想回去陪陪二老。”
太皇太後又道:
“你現在懷了身孕,反應還這般大,回去路上肯定很辛苦。”
“你們妯娌二人感情深厚,相互扶持,如今一起懷了孩子。”
“不如乾脆也在這裡一起養胎生產得了。”
“反正這邊的太醫、接生婆都是現成的,也不用操心。”
“梨兒生完,剛好你接上。”
“你回兗州路途遙遠不說,回去了也不是太醫和接生婆伺候。”
“關鍵還有胥神醫親自坐鎮。”
“我覺得可以,婉兒你覺得怎麼樣?”
蕭行仲看向沈秋婉小心詢問她意見。
回兗州快馬至少一個半月,現在她有孕在身,沒有太醫跟隨的話,車程肯定不能太快。
那這一路回去,肯定要兩個多月才能抵達,這路程太漫長。
弟妹當時就是懷著身孕趕路,其中艱辛他見識過了。
他不希望她和孩子吃這個苦。
而且這裡景色優美宜人,特彆適合養胎,看得出來婉兒也挺喜歡這裡。
這村子旺人。
他們才來了沒多久,他與婉兒不說和和美美,但是進展順利。
現在連第二個娃兒都有了。
他很樂意讓孩子出生在這樣山清水秀,又福澤深厚的地方。
沈秋婉卻稍有猶豫,她沒有立刻就應下。
太皇太後看出她的擔憂,笑著繼續說道:
“婉兒是擔心趙太妃得了消息會趕過來吧?”
“放心,她來不了。”
“她需要和錢太妃留在京都幫哀家協理後宮。”
“哀家會傳一道懿旨回去,讓她好生留在宮裡,替哀家抄寫萬佛典,順便給你肚子裡的孩兒祈福。”
“若是婉兒思念自己母親,便讓三郎去將徐夫人接過來陪產,也省得趕來趕去,一舉三得。”
蕭寧安也笑著勸道:
“是呀三嫂,九嫂兩次都是懷著孩子趕路,這其中辛苦你都看到了。”
“她是沒辦法,皇兄對此一直心懷愧疚,且出行都有太醫隨行。”
“但你可以選擇呀,沈老將軍那邊也沒有非要趕回去不可的大事。”
“能好好養著,就彆來來回回折騰了。”
“反正我臉皮很厚,就把九嫂這裡當成自己家一樣,我很好意思一直住下去。”
溫梨笑著輕刮她鼻尖,寵溺道:
“隨你住,以後成了親,想什麼時候來都行,院子給你留著。”
“這可是嫂嫂您親口說的,我反正是不客氣了的。”
“不需要你客氣。”
“三嫂聽見了沒,您也彆客氣。”
太皇太後忍不住打趣她,“長進不小,學會沒臉沒皮了。”
蕭寧安立刻挪過去抱著她老人家胳膊撒嬌:
“怕什麼,反正是在自己兄長和嫂嫂這裡,又不是外人。”
“我是當與普通老百姓家中兄弟姐妹那般來相處的,這樣的日子過著才暖心。”
太皇太後被她說得樂不可支,又忍不住感慨。
“是呀,這樣的日子,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哀家也是因禍得福,托了我兒媳的福氣,才偷得一時半刻的逍遙時光。”
“若是能一直這樣,哀家還有什麼可遺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