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日國的皇宮之中,氣氛壓抑得如同暴風雨即將來臨的天空。
天皇千葉家茂端坐在華麗的宮殿深處,他的臉色陰沉得如同烏雲密布。
“天皇,大秦已經占領了東瀛九州島和對馬島,這對我們大日國來說是極大的威脅啊!”一名臣子戰戰兢兢地說道。
千葉家茂猛地一拍桌子,“豈有此理!大秦竟然如此明目張膽地侵占我們東瀛的土地。”他的眼中閃爍著憤怒的火焰。
千葉家茂轉頭看向身邊的信使,表情嚴肅而又充滿威嚴,“你去傳達朕的命令,讓山下武時抓緊時間。他必須率領軍隊儘快打敗吉備出雲聯軍。朕要凝聚所有東瀛人的力量,才能對抗大秦。”
信使恭敬地低下頭,“是。天皇的旨意,小臣定當儘快傳達。”
信使轉身快步離去,他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而此時,在大日國大將山下武時的營帳中。山下武時正對著地圖研究戰略。他身材魁梧,滿臉的絡腮胡子更增添了幾分粗獷。
信使匆匆趕到營帳外,被守衛通報後進入營帳。“大將大人,天皇陛下有旨。”信使單膝跪地,雙手奉上聖旨。
山下武時接過聖旨,展開閱讀後,眉頭緊緊皺起。“天皇的意思我明白了。可是,要徹底打敗吉備與出雲國並非易事……”
信使抬起頭說道:“大將大人,如今大秦虎視眈眈,若不儘快統一東瀛諸島,我們大日國都將不複存在。天皇相信大人您的能力,還請大人儘快行動。”
山下武時將聖旨收起,握緊了拳頭,“我知道了。你回去稟報天皇,我山下武時定會竭儘全力,爭取儘快打敗吉備出雲聯軍。”
信使點頭後離去。山下武時望著營帳外,心中暗暗發誓:“大秦,你們不要以為東瀛是好欺負的,我一定要把你們趕出我們的土地!”
武進三年六月末,河東郡的天空仿佛被火焰炙烤過一般,熾熱而乾裂。大地上的土地皸裂,莊稼在乾旱的折磨下紛紛枯萎,原本肥沃的田野如今一片荒蕪。
百姓們的生活陷入了絕境,他們看著乾涸的土地和空空的糧倉,眼中滿是絕望。為了求生,大批災民開始向西逃難,關中地區成為他們心中的希望之地。
馮翊郡作為離河東郡最近的地方,首當其衝地受到了衝擊。原本寧靜的城鎮,突然湧入了大量的災民。街道上到處都是衣衫襤褸、麵黃肌瘦的災民。
當地的居民開始感到不安,原本有限的資源被更多的人瓜分。糧食的價格飛漲,水源也變得緊張起來……
馮翊郡的郡守焦急萬分,他匆忙派遣信使快馬加鞭向鹹陽傳遞消息。
信使一路狂奔,不敢有絲毫停歇。終於,他趕到了鹹陽城。
朝堂上,秦皇嬴安正在與群臣商議著國事。信使經過禁軍檢查後來到了朝堂。
信使氣喘籲籲地跪下,“陛下,大事不好了!河東郡大旱,災民紛紛湧入馮翊郡,馮翊郡如今人口激增,矛盾重重,馮翊郡恐怕不穩……”
嬴安聽後,臉色一沉,“河東大旱竟引發如此嚴重的後果。”
文臣江革站了出來,“陛下,當務之急是要穩定馮翊郡的局勢。可先派遣官員前往馮翊郡,安撫災民。同時派遣官員前往河東組織賑災,分發糧食和水源……”
武將耿秉也說道:“陛下,還需派遣軍隊前往馮翊郡維持秩序,以防發生暴亂。”
正在這時,文臣龍方等出列啟奏。他邁著沉穩的步伐走到朝堂中央,然後恭敬地向秦皇嬴安行了一禮。
“陛下,微臣有一想法。”龍方等的聲音在朝堂上清晰地響起。
嬴安微微前傾身子,“龍愛卿,你且說來。”
龍方等清了清嗓子,“陛下,如今河東郡大旱,災民眾多。微臣以為,可分出一部分河東郡災民,將他們遷往河套東勝。”
此言一出,朝堂上一片嘩然。有些大臣露出疑惑的神情,有些則皺起了眉頭。
龍方等繼續說道:“陛下,微臣深知大秦百姓注重鄉土,向來不願遷離。但此刻河東郡大旱,此乃危機,可也是機遇。
大秦可趁此機會,把一部分受災百姓遷往河套東勝之地,實是一舉多得之舉。”
嬴安的眼神中閃過一絲疑惑,“龍愛卿,詳細說說。”
“陛下,河套東勝距離馮翊不過三百裡,路程不遠。且河套東勝之地多居住匈奴人,大秦若能將這些災民遷往那裡,便可趁機改變河套東勝之地的人口結構,讓秦人成為當地的主要人口。
如此一來,那片土地將更穩固地為大秦所有,這豈不是一件美事?”龍方等說得慷慨激昂。
嬴安聽著龍方等的話,心中不禁一動。他手指輕輕敲擊著龍椅的扶手,思考著其中的利弊。
文臣江革站出來說道:“陛下,龍大人此議雖有幾分道理,但這些災民本就受災,長途遷徙恐有諸多不便,而且他們未必願意前往。若強行遷徙,恐生民怨啊。”
龍方等反駁道:“江大人,如今河東郡已無活路,遷往河套東勝雖有不便,但那裡有大片土地可供生活,有新的生機。隻要我們妥善安排,給予一定的物資支持,定能讓災民們接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