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木笑著說:“那就等著吧,到時候讓你嘗嘗這橘子的老祖宗。”
江木並沒有急著給橘子設定特征。
他還在考慮這個新品種柑橘的特點。
最近火爆的柑橘類水果,似乎已經不再是以前的砂糖橘。
它前兩年很受歡迎,但這兩年卻讓位給了另一種水果。
那就是——耙耙柑。
耙耙柑終於走紅了,接連上了幾天的熱搜,成了水果中的網紅新品。
甚至有人稱之為“柑橘界的皇後”。
要知道,以前這一位置通常是車厘子、榴蓮、草莓這些貴價水果。
很多人因為讀錯音而不知道耙耙柑,常常念成“粑粑柑”。
更多的人把它和醜橘混在一起,一些超市裡甚至連商品標簽都是錯的。
其實柑橘種類非常多。
論個頭,耙耙柑沒柚子大;
論汁水,它趕不上臍橙;
論酸甜口感,比不了砂糖橘;
論香氣,蘆柑更勝一籌。
即使隻是和其他柑橘類對比,耙耙柑也容易被忽視。
然而耙耙柑卻比柚子好剝,比臍橙多汁,還比砂糖橘更甜,並且不像蘆柑有那麼多籽,幾乎無籽。
沒有突出的優勢,也沒有明顯的缺點,最終耙耙柑被人發現了它的特點,被稱為“最親民的水果”。
【世界很複雜,而耙耙柑則很單純。
簡單的外表容易剝開,熱量不高,汁水豐富,適合大多數人的口味。
不需要像漿果一樣小心清洗,食用方式也不挑剔。
難過的時候,最適合來一顆耙耙柑。
咬一口,果汁會立刻溢滿口腔,帶來一絲清涼與甜蜜的感覺,仿佛能夠安撫工作的壓力和生活中的煩惱。
傷心歸傷心,先吃了這顆耙耙柑,或許快樂就不再遙遠。】
前不久,一篇讚美耙耙柑的文章在網上迅速走紅。
江木看到了這篇貼子。
文章描述得十分生動真實。
有網友留言說:“耙門永存。”
“耙耙柑”這種親切的昵稱與“二狗”、“翠花”類似,其實它的學名很有詩意——春見。
意思是春天時見麵的美好象征。
每年春天,正是耙耙柑上市的最佳時期,從春節前一直持續到四月份。
四川省是耙耙柑的最大產地。
在四川話中,“耙pa)”代表柔軟的意思。
四川的“耙耳朵”男人都以尊敬妻子為美德。
因此,許多烹飪得很爛的食物也叫“耙”。
正因為如此,這種容易剝開、直接就能吃的春見就被人們稱為“耙耙柑”。
喜歡植物紛紛變異,還說是正經農場?請大家收藏:()植物紛紛變異,還說是正經農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