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了一會兒後,江木放棄了那個想法——找到一個同時具備高甜度、易吸收以及低卡路裡特性的好像不太現實。
因為在曆史上,尤其是在戰爭時期,糖尤其是蔗糖)作為一種能夠快速補充能量的物資非常寶貴。
如果把它改造到沒有熱量,那就失去它原有的價值了。
蔗糖擁有悠久的曆史,在古今社會都是不可或缺的物質。
關於甘蔗及其產品的源頭至今仍有爭議,但它無疑起源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帶。
蔗糖在全球範圍內的傳播最初是由阿拉伯人推動的,在他們擴張過程中向全世界傳播開來。
7世紀開始,隨著伊斯蘭教興起並向四周擴散勢力範圍迅速增大,到了公元8世紀時已覆蓋了大部分地中海周邊區域除了北方),並在占領區推廣種植甘蔗並提煉蔗糖的技術。
10世紀的時候,世界上兩個主要的糖生產區分彆位於今伊朗與伊拉克交彙處以及埃及尼羅河流域附近。
隨後通過各種交流手段特彆是十字軍東征等活動,歐洲各國逐步掌握了相關的知識和技術,也開始大規模種植和製造自己的糖產品。
一開始蔗糖被視為奢侈品甚至是藥品隻有富人才消費得起;直到後來幾個世紀逐漸普及成為普通消費品。
13世紀的神學家托馬斯·阿奎那曾評論過禁食期間不用避忌糖果。
接下來的500年間,糖除了作為藥物以外還廣泛應用於食品加工領域內。
進入近現代後製糖業更是得到了長足發展尤其是隨著美洲殖民地的發現以及非洲奴隸貿易興盛為大規模種植奠定了基礎。
“有甘蔗的地方,就有奴隸!”——埃裡克·威廉斯
這句話出自一位曆史學家之口,他後來成為了一國的首相。
1962年,特立尼達和多巴哥擺脫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宣布獨立,威廉斯成為了獨立後的首位首相,並終身擔任此職。
這個位於加勒比海南端的小國,國土麵積比上海還小一些,在淪為英國殖民地期間,大部分土地都變成了甘蔗田。
直到今天,甘蔗種植仍然是拉丁美洲許多國家的主要產業,這是西方殖民者在當地推行單一產業結構的遺留問題。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是美洲曆史的一個縮影。
自從歐洲人把甘蔗引進中南美洲後,這裡便成了全球最主要的蔗糖產地。
起初是在西班牙的殖民地牙買加等島嶼,然後蔓延到了葡萄牙的殖民地巴西。
十七世紀以後,通過當時的貿易大國荷蘭的中介,甘蔗被引種到英屬巴巴多斯島、法屬馬提尼克島等地,整個加勒比海大大小小的島上,幾乎全都是密集的甘蔗林。
即便是原來荒無人煙的小島,一旦開辟了甘蔗田,成千上萬的非洲黑奴就被運到這裡。
曆史學家稱這種社會和經濟結構的變化為“蔗糖革命”。
也是從那時起,蔗糖真正成為了一種全球性的商品,它在美洲生產,在歐洲消費。
為了生產這種受歡迎的商品,歐洲人在加勒比海地區大量建立種植園,需要勞動力,就瘋狂地從非洲販賣黑人來做奴隸,奴隸貿易與蔗糖生產一開始就密不可分。
據統計,從十五世紀到十九世紀,歐洲殖民者通過大西洋把至少一千萬以上的非洲奴隸帶到了中南美洲地區。
很難想象,這甜美的食品背後竟然是無數非洲黑奴的生命和淚水!
隨著中南美洲甘蔗產量逐年增加,蔗糖的價格變得越來越親民。
在十八世紀的英國,從亞洲來的茶葉和加勒比海地區的蔗糖相結合,在人們的杯子裡形成了新風尚。
英國以喝紅茶和下午茶聞名遐邇,儘管它自己不產茶葉,卻創造了立頓、川寧等多個世界著名的茶葉品牌,其紅茶銷量居世界第一,一度流傳著“龍國七萬家茶企敵不過一個立頓”的說法。
喜歡植物紛紛變異,還說是正經農場?請大家收藏:()植物紛紛變異,還說是正經農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