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自操作即可。
要是每一步都要指揮,衛宏豈不是得累死?
船隊出海,每一艘漁船的船長,也必須要有自主的能力,提線木偶的話,可不是一個合格的船長,甚至於是提線木偶的船長,他絕對會第一時間將這個船長給踢出船隊,因為這是一個船長該擁有的基本素養。
時間很快。
大概也就是十分鐘不到。
“魚群應該是撞網了。”
衛勝隻能通過探魚設備反饋來判斷,這個判斷不可能百分之百精準,甚至有一些是他自己的感覺:“我船準備包抄過去。”
“可以再加速2分鐘。”
衛宏不認為衛勝現在開始包抄有錯,其感覺也沒有錯,魚群確實撞網,他通過實時漁訊看得一清二楚,可撞網不代表著需要馬上包抄過去,還可以再繼續直線航行下網,因為圍網還有一定的長度,再直線放長一點點能捕到更多:“反9字形下網,魚群撞網後怎麼遊,都是在圍網裡麵,圍網還有一定的長度。”
“好的!”
衛勝也是一時有些混亂,也不可否認自己太過著急,經這麼一點整個人理智許多,不馬上右舵調整航向,而是繼續保持直行。
兩分鐘一到!
衛18與衛20同步調整航向。
可沒有大角度,轉彎式的調整,而是先小角度,再慢慢放大角度,最後才是大轉彎。
兩艘船的間距擺在那裡,要是大角度大轉彎,搞不好船尾會碰撞,也是一個巨大的安全隱患,不得不小心一些。
開始包抄。
之後就是與作為錨點的小船彙合。
剩下的事情變得極為簡單,雖是船隊上來了不少的新船員,可老船員更多,下過不止一次的圍網,對於收圍網早就得心應手,再有船老大指揮負責全局,一切都不是問題。
兩艘漁船都在收網。
速度並不快,可也不慢,終究還是長度隻有10公裡的圍網而已,少掉20公裡的長度,已經決定不會太慢,可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快,就因為是小網孔的圍網,在收網的時候,阻力更大,機械往裡收的時候,也就更重,可想而知不可能那麼輕鬆。
收緊網下方的網口,還要再收網上方的網口呢。
兩項收緊,每一個步驟都不能少。
“衛19上來吧。”
衛宏並沒有第一時間下去甲板,雖是已經在收網,不久之後就可以上魚,那麼就需要先安排好:“程遠號靠過去衛20,仁達號靠過來衛18,準備接駁。”
“衛19用小船接船員幫忙,魚獲先裝程遠號與仁達號。”
“就在衛19上用餐,時間也差不多了,收完網,上完魚會是中午,午餐在衛19上聚一下餐吧。”
衛宏感覺有必要讓大家聚一聚,三天三夜的遠航,船隊一直在趕路,雖然做了諸多的安排,每一艘船上都有安排人手做飯,可都是分開用餐,好不容易下網,也需要接駁轉移魚獲,船隊會湊到一起,趁機聚個餐熱鬨一下。
重要的還是程遠號與仁達號上的人。
孫仁與秦程兩大魚商的船長,終究是外人,且這一次也是遠航,對所有人的心理負擔不小。
不僅這一次選擇聚餐,接下來隻要有機會,就該多多聚餐,熱鬨一下可以衝淡不少的心理壓力。
……
喜歡漁民:從打撈間諜裝置開始請大家收藏:()漁民:從打撈間諜裝置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