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旭思索間,關於王焱在邕州城下,全殲北條次郎及其倭軍兵團的消息傳來。
朝堂嘩然,自從倭寇入侵以來,周軍幾乎處處挨打,損兵折將,很少有過輝煌大捷。
像王焱這樣,全殲倭軍過萬人的戰績,簡直駭人聽聞。
很多官員表示這其中可能摻雜水分,是王焱故意編造,用以打擊倭人的謠言。
柴旭冷哼一聲:“若無依據,王焱安能編造這樣的謊言,你們編個給朕看看!”
不曾想此言一語成讖。
賀方在抵達姑蘇之後,聚集各地青壯,組建軍隊,構建防線。
十月,賀方向朝廷報捷,聲稱在南湖一帶擊潰來犯倭賊三千人。
十一月,賀方繼續報捷,稱在昆山一帶,再次重創倭軍先鋒五千人。
十二月,賀方向朝廷邀功,在他的帶領下,倭賊於姑蘇城下寸步難進。
……
柴旭起先還很亢奮,認為賀方鞏固了防線,短時間內算是遏製了倭賊的攻勢。
但是看著姑蘇防線的輿圖,柴旭忽然察覺到了不對勁。
在賀方構建的防線中,最外圍的防線在嘉興一帶,第二道防線在昆山、吳江一帶。
最後才是第三道防線,以姑蘇為據點。
這連連大捷,為何倭賊卻是越來越逼近姑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柴旭感覺自己的智商受到了極大的侮辱。
本想臨陣換帥,就在考慮人選的時候,傳來了姑蘇淪陷的噩耗。
賀方率領殘兵敗將退至梅裡。
一時間,建康震動,權貴、富賈舉家而逃,底層百姓人心惶惶。
萬隆三年,元月。
趙忠派遣一萬淮師渡江增援建康,糜業從西蜀征調兩萬人,沿江而下,馳援朝廷。
襄樊的韓愚,擔心金人趁虛而入,不敢輕動,隻派了五千人前來勤王。
而在邕州的王焱。
麵對柴旭勤王的旨意,自然不能視若無睹。
但眼下倭人兵分多路,向建康發起合圍之勢,各路兵馬合在一起對外號稱八十萬!
倭國統帥本部將這次作戰稱之為春季攻勢。
意圖此戰打掉大周的政治核心,令大周群龍無首,繼而逐個擊破。
王焱分析,倭賊號稱八十萬,這個數字肯定是有水分的。
但倭國全民皆兵,即便是婦孺,也從事軍隊、軍械相關的產業,為倭軍戰力給予最大的支持。
這樣的國家是可怕的。
百萬軍隊,並非虛言。
但想在短時間內輸送如此龐大規模的兵員,以倭國的運力,還是很難辦到的。
根據王焱估計,目前在大周的倭人數量,不少於三十萬,發起的此次春季攻勢,至少投入了十五萬至二十萬的兵員。
即便沒有八十萬,有個二十萬人,對當前的周廷來說,也是相當可怕的。
王焱除非傾巢而出,東進馳援建康,否則不能阻擋倭人的攻勢。
但若是傾巢而出,則越州、廣西、貴州空虛,倭人沿海路而來,基本盤都將丟失。
即便傾巢而出,在沒有足夠的後勤保障下,勝負也是極為渺茫的。
戰爭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
王焱不敢將好不容易攢下來的家底,梭哈在了這場充滿未知的戰爭中。
眼下最好的選擇就是以越州、廣西、貴州為根據地,積蓄力量,等到時變。
在幾經權衡之後,王焱以鄧大同為將,領兵八千,東進增援建康。
喜歡無雙帝業請大家收藏:()無雙帝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