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4章 大夏的條件上_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134章 大夏的條件上(1 / 1)

“活路……滿足……”,崇禎喃喃地重複著這兩個詞,臉上血色儘褪,身體微微搖晃了一下,不得不伸手扶住禦案。

他一直以為,宗室是大明的根基,享受榮華富貴是天經地義。

他或許知道一些宗室生活不如意,卻從未想過,在煌煌大明律法和祖製的禁錮下,他朱家的許多子孫,竟然過著如此豬狗不如的生活!而如今,反倒是那個要取代大明的“叛逆”,給了這些人一條生路?

這何其諷刺!又何其可悲!

一股巨大的無力感和荒謬感席卷了崇禎。

他為了這個江山,宵衣旰食,殫精竭慮,背負著亡國之君的罵名,而他的許多族人,卻在舊製度的枷鎖下無聲地凋零。現在,打破這枷鎖,給予他們新生的,卻是他的敵人。

他緩緩坐倒在龍椅上,眼神空洞地望著殿頂的藻井,仿佛透過那精美的圖案,看到了大明製度深處那吃人的本質,以及他自己無法挽回的、注定的敗局。

暖閣內,再次陷入死一般的寂靜,隻有孫傳庭那番關於宗室悲慘命運的描述,如同幽靈般縈繞不散。

崇禎沉默了許久,那沉默仿佛有千鈞之重,壓得暖閣內的空氣都幾乎凝固。

燭火將他佝僂的身影投在牆壁上,搖曳不定,如同此刻他紛亂的心緒。

孫傳庭和曹化淳屏息凝神,不敢打擾這位身心俱疲的帝王艱難的思考。

終於,崇禎抬起了頭,目光似乎穿透了殿宇,望向了那不可知的未來,聲音沙啞而低沉,問出了那個最關鍵、也最刺痛他帝王尊嚴的問題:

“伯雅,依你之見,那夏王對我大明,究竟是何態度?這天下,他欲如何處置?對我朱明宗室,又當如何?”。

他頓了頓,不待孫傳庭回答,便自嘲般地剖析起現狀,語氣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清醒與絕望:“朕知道,大明已到了日暮西山之境”。

“若非大夏在南方牽製了部分流寇兵力,吸引了天下目光,單憑李自成、張獻忠之流,恐怕早已……”。

崇禎這話說得真實,不過這與真實曆史不同,當時縱然遼東糜爛,中原動蕩,尚有江南財賦之地輸血,朝廷尚能勉力支撐。

可如今大明已經失去南方,又因為崇禎指揮失誤導致新軍失陷南方,大明最後的中流砥柱已然失去。

這就導致中原賊寇泛濫,讓在原本曆史上被壓製追趕的李自成、張獻忠等賊寇坐大。

反正占據了中原大半,把大明正統壓縮到了一隅,要不是大夏崛起,直接派兵過了江北和賊寇對峙起來,大明可能已經堅持不住。

崇禎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江南膏腴之地已失,中原腹地大半淪喪,九邊精銳十不存一”。

“這煌煌大明,如今隻剩這北地一隅,兵疲民困,府庫空虛,說是苟延殘喘都是往自己臉上貼金了”。

他話鋒一轉,提及大夏時,竟帶著一種連他自己都感到詫異的複雜情緒,其中甚至夾雜著一絲難以言喻的服氣?

“然而,這大夏與那些隻知破壞、殺戮的流寇截然不同,伯雅,你我都研究過他們的政令、製度。他們確確實實讓百姓安居樂業,迅速穩定了秩序,其法度之嚴密,行事之高效,遠超朕之想象”。

“朕研究了數年,不得不承認,他們在‘治國’一道上,確有獨到之處,自成體係”。

他的目光銳利起來,對比之下,對起義軍的厭惡與不齒溢於言表:“反觀那些所謂的‘義軍’,除了燒殺搶掠,裹挾流民,可曾建立過一寸像樣的基業?

可曾讓一方百姓真正過上安生日子?他們做得,連我大明都不如!至少,大明尚有一套維係了二百多年的規矩,能讓大部分百姓有條活路。

而他們對宗室更是趕儘殺絕,進行了毫無人性的清算!

高迎祥、張獻忠、李自成等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如燎原烈火,席卷了中國北方大地。

在這股試圖摧毀舊秩序的風暴中,明朝的宗室成員和象征著皇權天命的皇陵,成為了起義軍仇恨最集中的焦點,遭受了係統而殘酷的清算。

遍布全國的朱明宗室,在起義軍眼中,是腐朽朝廷最直接的代表,是坐食民脂民膏的寄生蟲。

他們長達二百多年的特權與壓榨,積累了難以化解的民怨。

因此,一旦城破,對宗室的搜捕與屠殺往往被列為首要任務,其手段之酷烈,令人膽寒。

起義軍對宗室奉行的是“鏟草除根”的策略,力求斷絕朱姓王族在地方的血脈。

崇禎八年的“鳳陽之屠”,是一場標誌性事件。

張獻忠部攻陷明朝中都鳳陽後,不僅對普通官民舉起屠刀,更對當地的朱姓宗室進行了無差彆的清洗,“儘皆屠戮”,無論王爵高低、年齡長幼,皆難逃一死。

嬰兒與婦孺的啼哭同樣無法喚起絲毫憐憫,其場景宛如人間地獄。

這種屠殺超越了簡單的軍事需求,更是一種充滿儀式感的暴力宣示。

對於被捕的高級宗室,起義軍往往采用極刑公開處決,以此震懾明朝官府,並宣泄底層積壓的憤懣。

崇禎十年福王朱常洵的遭遇,將這種殘酷推向了頂峰。

富甲天下的福王在洛陽城破後被俘,野史盛傳其被與鹿同烹,分食於眾,即駭人聽聞的“福祿宴”。

即便依據正史,他也是被公開“臠割”,屍骨不全,這種對待親王的方式,赤裸裸地宣告了舊有等級秩序的被徹底踐踏。

在崇禎十二年之前,此類屠戮已非孤例,早在崇禎六年,起義軍攻破山西蒲州時,便將當地宗室“殺戮殆儘”。

每一次王府的陷落,幾乎都伴隨著一場針對朱姓族人的血色盛宴,預示著這個盤根錯節的貴族集團正走向其血腥的末日。

如果說屠殺宗室是針對肉身的消滅,那麼摧毀皇陵,則是直接攻擊明朝統治的精神核心與合法性依據——即所謂的“天命”與“祖宗庇佑”。

其中,最令明朝上下感到震怖與絕望的,莫過於崇禎八年鳳陽皇陵的被毀。

鳳陽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龍興之地”,安葬著其父母皇陵)及三代祖輩祖陵),政治象征意義極其重大。

喜歡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請大家收藏:()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氣域傳說之戰神再起 重生之得意人生 穿越武俠,開局獲得降龍十八掌 真千金讀心後,傅少他自我攻略了 天下無敵! 我在星際學考古 玄學老祖是團寵,天使小臉毒舌嘴 歡樂宋 舊愛晚成 假千金綁定直播係統,國家贏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