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修為的持續提升,星圖得以逐步點亮;同樣,山河社稷圖也會隨著修為的增進而不斷擴張與完善。
紫府之中觀想而出的星辰,化作星圖裡的一顆顆璀璨的日月星辰。
紫府之中觀想出來的文物,則是構築山河社稷圖的基石。借助五行之力,構建出一幅錦繡山河畫卷。
一直在默默關注著夏先衍成長的華夏守護之靈,此刻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並輕輕地點了點頭。
夏先衍持續參悟,不斷完善修行體係,以此鞏固自身的修行根基。如今他已然脫離了常規的修行路線,在尚未晉升至下一個境界之時,便已提前達成了該境界所需實現的目標。
由於借助了外力,現在唯有親身參與其中,通過不斷地自我領悟修行功法來進行補救,以彌補因外力而未能打好的基礎。
待夏先衍自主領悟並晉升至第四個境界洗練境後,便可以消除隱患。
這亦是華夏守護之靈之前未曾考慮到的情況,差點就造成了揠苗助長的不良後果。
如今,夏先衍的真實實力已然遠超其所處的境界。接下來,他隻需集中精力將自身的修為提升至與現有境界相匹配的水平,便能水到渠成地抵達黃庭境圓滿之境,之後在加把勁修煉到極境,然後晉升至第四個修行境界。
在不影響整體進度的前提下,華夏守護之靈一直秉持著儘量減少親自出手乾預的原則。畢竟對於功法中的諸多精妙之處,隻有讓修煉者自身去體悟和琢磨,才能真正領悟其精髓所在。
尤其是像夏先衍這樣,已然超脫於常規境界範疇之外的修行者,更是需要依靠自己的悟性來探尋功法中的奧秘。
而華夏守護之靈所能給予他以及其他修行者的幫助,更多地集中在指引修行路線上的問題。至於每一部具體功法中所蘊藏的獨特奧妙,則交由各位修行者們自行摸索、探究吧!
在修行之路的不同階段,都會有各自標誌性的特征出現。
第一境——啟靈境,其顯著的標誌便是成功開啟紫府。從踏入啟靈境那一刻起,修行者的紫府便進入了一個持續擴張的過程。隨著時間的推移,紫府會變得越來越廣闊,容納更多的靈力與元氣。
第二境——通靈境,另一個重要的變化隨之而來——識海開啟。自此之後,整個通靈境階段都是識海不斷完善和成長的曆程。通過識海中的神識,修行者能夠更好地感知周圍環境,洞察天地間的細微變化。
第三境——黃庭境,這個階段的標誌在於紫府開始向內景轉化,整個黃庭境其實就是內景逐漸成形並穩固的過程。在此期間,修行者需要關注內景世界的構建。
形質肉骨都換精華融,發如黑漆顏如童,雙目烱兩耳聰。
第四境——洗練境,以意領氣,以氣運身。在此過程中,猶如對自身進行洗髓伐骨。至此,人類方能真正實現脫胎換骨,逐漸擺脫平凡肉體的束縛,向著超凡脫俗邁進。達此境界之後,人類已然開始逐步掙脫疾病的困擾,擁有更為強健的體魄。
第五境——生元境,萬物始生,熟為之元。此時,修行者能夠運用靈氣源源不斷地強化自己的體魄。尤其是對於臟腑的修行,實現全麵的強化。一旦受傷,儘管尚未達到生死人肉白骨那般神奇的效果,但隻要未遭受致命創傷,人體受傷部位便可快速自行愈合恢複。
第六境——通脈境,更是將修行推向一個新的高度。靈氣於經脈內流轉不息,逐一打通人體十二正經以及奇經八脈。
前麵三個境界著重於精神靈魂層麵的修煉磨礪,而後兩個境界則側重於體魄方麵的提升改造。然而到了第六境,便是對於魂魄整體的深度修行。
唯有經脈徹底貫通,方可實現形神完美合一。所謂“形者神之質”,即形體乃精神存在的物質基礎;“神者形之用”,意指精神乃是形體功能發揮的主導力量。
魂魄抱一,肉體和靈魂達到了統一和平衡。
借助修為的提升,夏先衍領悟了許久,終於他雙眸終於緩緩地睜開。先是伸了個懶腰,活動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身體,然後起身動作輕盈地鑽出了車門,看到守在不遠處的隊友微笑著向眾人揮了揮手說道:“唉,早知道就在地壇多待一會兒,你們辛苦了。”
這時,隻聽石韞玉好奇地開口問道:“隊長,看來修為又有大的提升啊!”
夏先衍微微一笑,謙虛地回答道:“也還好啦,隻是對於修行功法又有了一些更深入的感悟和理解罷了。等咱們回程的時候,我再詳細地講給大家聽聽,順便把這些心得體會整理出來,好交給雷部長過目。”說完,他張開神識,感受著此地靈源的氣息。
感受到這裡環境似乎有很大的區彆,於是繼續說,“在這裡轉轉,探查一下靈源的情況,然後咱們就打道回府。”
夏先衍抬頭望向四周,隻見大氣恢弘的建築群掩映在翠綠的青山茂林之中。
文瀚閣靈源之地群山環繞,由於受到靈源強大力量的加持,此地宛如一處人間仙境,自成一方天地,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自然環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