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從丞相府遞交到尚書台的一眾奏疏,牽扯到眾多文武的晉升、敕爵、加戶等事,在曹操提出之際,郭嘉、程昱、毛玠、董昭、荀攸這幫謀主,還有丞相府的一眾要員,有很多都是心驚的。
這幅度太大了。
涉及到的人太多了。
但對於這些,他們並沒有講出來。
這絕非是因為牽扯到了他們的晉升。
實則是有不少人看出來了,自家明公丞相就是要借此機會,要在許都掀起一場風波,以此達到對應的目的。
現在做的這一切,為的是什麼?
是為下一次主動征伐謀勢。
隻是他們不知自家明公丞相的線到底劃到了哪裡。
建安七年的天下大勢,跟先前已有天翻地覆之變了,這也使得很多人變得謹慎小心起來。
這不是他們膽小了,實則是有些事,不能再跟先前那樣了。
“勾結國賊袁紹,妄圖想以此動搖漢室根基,使曹某所率大軍敗於國賊!!”在此等態勢下,曹操語氣鏗鏘道。
“先前被抓的那幫奸佞敗類,該供述的都供述了,曹某覺得漢室律法,必須要得到維護才行,所以他們就要進行處決了!!”
講到這裡時,曹操眼神深處掠過一道寒芒。
先前不殺,是因為時機不成熟。
現在要殺,是因為時機到了。
這一切都是他布下的局。
包括進行厚賞,他選擇經尚書台來敲定這一切,就是想達到對應謀劃,這其中之一,就是他想看看荀彧的態度。
儘管在曹操的內心深處,對荀彧是有些許不滿的,在這件事上,儘管最終結果是他想看到的,可荀彧的態度依舊不夠堅決。
荀彧為何這樣,曹操心知肚明。
不過,荀彧的變化,曹操也是能看出來的。
這也讓曹操想起曹昂的話。
有些事,是需要一點點推動的,有些人,是需要一點點改變的。
特彆是那些特殊的,要叫他們嘗遍人間冷暖,叫他們明白一個道理,他們心中所追求,所堅守的,其實是錯誤的。
天下人心在於百姓,而非某些少數群體。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說實話,曹操一開始,對於這些話,是不屑一顧的,畢竟他經曆的太多了,也叫他知道有些群體到底有多渾厚。
可漸漸的,曹操的這種想法改變了。
這種改變,是從他出任漢室丞相開始的,而在他跟袁紹交戰下,得知荊豫徐揚四州的種種變動,其就一直在思考。
也是這樣,使得曹操對一些事,一些人的態度,跟著也在改變。
處在這種新局下,他完全不必像先前那樣急躁了,他不是後繼無人,他還有大把的時間與精力,既然是這樣,那為什麼一定要急著把事做完呢?慢慢的去做,去布局,這難道不好嗎?
曹昂的崛起與變強,帶來的影響與變化,是在不斷增擴的,哪怕有很多人不願承認,可這就是不爭的事實!!
喜歡我的父親是曹操請大家收藏:()我的父親是曹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