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並不準備開設“頤和餐廳”分店,僅僅是把“頤和餐廳”進行擴大經營,準備利用“頤和餐廳”的名氣進入到預製菜行業,要知道美國是最先接受預製菜的國家。
所以當蘇寧提出來要開設預製菜工廠的時候,陳永仁和五福幫都是非常的支持。
然後在五福幫的幫助下,“頤和餐飲文化公司”成立了,並且在洛杉磯郊區買下了一家食品工廠?
全食超市(efoods)的區域采購總監珍妮弗·吳盯著麵前這包冷凍食品,表情介於驚歎與懷疑之間。
包裝上“頤和軒”三個漢字燙金閃亮,下方英文標注著“五行養生係列:木·春季疏肝套餐”。
尤其是米其林三星的官方認證,絕對是妥妥的王炸產品。
“你確定這能賣29.99美元?”她用手指敲擊樣品包裝,“冷凍食品區最貴的預製餐不超過15美元。”
蘇寧坐在全食超市總部會議室另一端,白襯衫袖口卷到手肘,露出線條分明的小臂。
比起半年前那個躲在廚房的廚師,現在的他多了幾分企業家的沉穩氣質。
“這不是普通的預製菜。”他推過一份檢測報告,“uca營養實驗室的數據顯示,我們的產品保留了85以上新鮮製作的營養成分,遠超市麵上同類產品。”
axara西裝,指尖在平板電腦上輕點幾下:“更重要的是差異化定位。健康飲食市場年增長18,而融合中醫理念的方便食品還是空白。”
她調出一組圖表,“我們的目標客戶是那些願意為有機食品支付溢價的城市精英。”
珍妮弗挑眉:“聽起來你們已經做過市場調研了。”
“不僅如此。”蘇寧打開隨身攜帶的保溫箱,取出三份真空包裝的樣品,“這是我們的小試產品。現在,請品嘗‘水·冬季補腎湯’。”
當微波爐“叮”的一聲響起時,整個會議室瞬間被一種奇特的香氣充滿……
像是冬日森林裡的鬆木與雪水的味道,又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甘甜。
珍妮弗小心地啜了一口,眼睛立刻睜大。
這味道……
竟然與她在頤和餐廳堂食的版本相差無幾!
濃稠的黑色湯汁裡,香菇、海參和某種藥材的味道完美融合,喝下去後胃部立刻升起一股舒適的暖意。
“我的上帝啊!你們是怎麼做到的?”她放下紙杯,聲音裡帶著難以置信,“通常冷凍再加熱的湯品會失去至少一半風味層次。”
蘇寧與艾米麗交換了一個默契的眼神。
這個問題的答案,正是他們過去三個月沒日沒夜攻克的難題。
三個月前,頤和餐廳的米其林三星慶功宴結束後。
“預製菜?”艾米麗差點打翻手中的香檳,“你是說像冷凍餃子那樣的東西?”
蘇寧站在餐廳露台上,洛杉磯的夜風吹亂他的額發。
他手裡拿著的不是酒杯,而是一包從便利店買來的中式速食餐。
“看看成分表。”他指著包裝上密密麻麻的添加劑,“美國每年消費120億份預製餐,中餐品類占了27市場份額,但絕大多數都是這種垃圾。”
艾米麗漸漸明白了他的意思:“你想把頤和軒的菜品……做成高端預製食品?”
“不是所有菜品。”蘇寧搖頭,“精選十道最適合的藥膳,改良配方使之適應工業化生產。”
他的眼睛在夜色中閃閃發亮,“想象一下,一個華爾街銀行家深夜加班時,能從冰箱裡拿出一份真正健康的‘清心蓮子羹’,而不是用味精堆砌的‘左宗棠雞’。”
艾米麗的大腦已經開始飛速計算:“不需要額外店麵,利用現有品牌溢價,邊際成本遞減……這比開分店聰明多了。”
她突然皺眉,“但米其林三星做冷凍食品?媒體會怎麼說?”
“真正的醫者不問貧富。”蘇寧引用父親常說的話,“好藥應該讓更多人吃得起,好菜也是。”
他們當晚就擬定了初步計劃,但很快撞上了第一道牆……
工業化生產會徹底破壞藥膳的精微平衡。
第一次小試生產線出來的“茯苓山藥糕”硬得像磚頭,而“百合安神湯”在殺菌過程中變成了褐色糊狀物。
“傳統方法行不通。”研發實驗室裡,蘇寧盯著第十批失敗樣品,眼下掛著濃重的黑眼圈。
艾米麗遞給他一杯參茶:“也許該請教專業人士?”
這個“專業人士”最後鎖定為陳永仁的老相識——林博士,一位專攻食品科學的麻省理工教授,同時也是五福幫的“技術顧問”。
“有趣的項目。”林博士檢測了樣品後說,“問題出在藥材成分的熱敏性。常規高溫殺菌會破壞活性物質,而低溫處理又無法達到保質期要求。”
他提出一個大膽方案:將食材與藥效成分分開處理。
“分段萃取技術”——藥材精華在低溫下提取成濃縮液,最後階段再注入預製餐包。
這方法成本高昂,但能最大程度保留功效。
“值得一試。”蘇寧當即決定。
接下來六周,實驗室成了他的第二個家。
艾米麗經常發現他淩晨三點還趴在顯微鏡前,記錄各種溫度下藥材成分的變化。
“你們要我的廚房做什麼?”王胖子瞪著眼前這份“技術顧問”合同,聲音提高了八度。
金門飯店的後廚裡,幾位老同事都停下手中的活計,好奇地望向這邊。
蘇寧特意選在下午休市時段來訪,就是為了避免當眾談話的尷尬。
“不是要,是聘請。”蘇寧耐心解釋,“我們需要傳統手藝確定工業化產品的風味基準。報酬很豐厚,還有股權激勵。”
王胖子把合同拍在案板上:“蘇先生,我敬你手藝好。但你現在是要把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變成流水線上的速食麵。”
廚房裡的氣氛頓時緊張起來。
幫廚小李悄悄往後退了一步,生怕被卷入這場爭執。
“王哥,”蘇寧拿起一個西紅柿在手中轉動,“你說,是讓一千個人吃到七十分的中餐,還是讓十個人吃到一百分的,哪個更有意義?”
“當然是……”王胖子突然語塞。
“美國有四百萬人每天吃中餐預製菜。”蘇寧輕聲說,“他們中大多數從未嘗過真正的陳皮該是什麼味道,不知道好高湯應有的層次。我想改變這個,而不是讓頤和軒變成又一個隻有富豪吃得起的標誌。”
王胖子盯著自己粗糙的雙手看了很久,終於長歎一口氣:“你要我做什麼?”
就這樣,蘇寧組建起一個奇特的技術團隊……
王胖子代表傳統手藝,林博士負責現代科技,而他自己則是兩者間的橋梁。
艾米麗則發揮商業專長,開始接觸全食超市、traderjoe"s等高端渠道。
全食超市的會議進行到第三個小時,談判陷入僵局。
“獨家代理權是底線。”珍妮弗寸步不讓,“否則我們無法保證貨架資源和推廣力度。”
艾米麗的手指在桌下輕輕碰了碰蘇寧的膝蓋……
這是他們事先約定的信號,意思是“讓我來”。
“珍妮弗,”她突然改用中文,“你母親還喝那種苦得要命的中藥茶嗎?”
珍妮弗明顯愣了一下:“你怎麼知道……”
“典型的abc母親習慣。”艾米麗微笑,“我猜她寧可忍受苦味也不願吃西藥,因為她相信中藥治本,對嗎?”
珍妮弗的表情柔和下來,也用中文回答:“每次我感冒,她都要從唐人街抓藥回來熬……”
“我們的目標客戶正是像你母親這樣的人。”艾米麗順勢推進,“他們渴望傳統智慧,卻又被現代生活的快節奏綁架。頤和軒預製菜就是為這樣的矛盾而生。”
她停頓一下,“獨家代理會限製產品接觸更多這樣的消費者,你忍心嗎?”
珍妮弗陷入沉思。
十分鐘後,雙方達成妥協:全食超市獲得首批六個月的東海岸獨家代理權,之後視銷售情況再議。
簽約儀式後,蘇寧和艾米麗回到車裡,終於鬆了一口氣。
“你怎麼知道珍妮弗的家庭情況?”蘇寧好奇地問。
艾米麗眨眨眼:“談判前做功課是基本素養。她去年在《亞洲周刊》的采訪裡提到過母親的中藥情節。”
她啟動車子,“現在去哪兒?研發中心還是餐廳?”
“都不去。”蘇寧突然說,“今天休息。”
艾米麗驚訝地轉頭看他……
自從認識以來,蘇寧幾乎從沒主動提出過“休息”。
“真的?那你想……”
“去海邊。”蘇寧望著擋風玻璃外的藍天,“來美國快一年了,我還沒看過太平洋。”
“……”
聖莫尼卡海灘的日落美得令人窒息。
橙紅色的太陽緩緩沉入海平麵,將兩人的影子拉得很長很長。
“我小時候最怕吃苦藥。”蘇寧突然說,手裡捧著一盒炸魚薯條——這是他對“美國美食”為數不多的妥協,“父親就把藥材磨成粉,混在芝麻糊裡給我吃。”
艾米麗輕笑:“我正好相反。十歲那年發燒,父親找了三個西醫都沒治好,最後是唐人街一個老中醫用針灸救了我。”
她望向遠方的海平線,“也許那就是命運埋下的種子。”
蘇寧轉頭看她。
夕陽的餘暉為艾米麗的側臉鍍上一層金邊,海風吹亂了她新剪的短發。
他突然意識到,這個曾經傲慢的黑幫公主,如今已經成了他事業中最不可或缺的夥伴。
“艾米麗,關於我們的婚姻……”
“小心!”艾米麗突然撲過來將他推開。
一個失控的沙灘排球擦著蘇寧耳邊飛過,重重砸在身後的欄杆上。
兩人跌坐在沙灘上,艾米麗整個人壓在蘇寧身上,近得能數清她的睫毛。
那一刻,時間仿佛靜止了,隻剩下彼此的心跳聲和海浪的輕響。
“謝謝。”蘇寧輕聲說,卻沒有推開她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