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4月,阿富汗東部山區。
寒風呼嘯著穿過嶙峋的山岩,卷起細碎的雪粒拍打在護目鏡上。
永仁安保(yss)第七小隊隊長陳岩抬手示意隊伍停止前進,戰術手套在暮色中劃出一道清晰的弧線。
“無人機顯示前方山穀有熱源信號,”陳岩通過加密無線電低聲報告,“十二點方向,距離800米。”
耳機裡傳來後方指揮中心的冷靜回應:“確認非聯軍單位。保持警戒,繼續執行護送任務。”
隊伍中央,三名德國地質學家不安地調整著背包帶。
他們受雇於永仁資源勘探公司,任務是評估這片偏遠山區的礦產潛力。
沒人告訴他們的是,這份評估報告將直接送往五角大樓某間高度保密的辦公室。
“施密特博士,請留在標記區域內。”陳岩用流利的德語提醒那位好奇心過盛的地質學家,“超出安全範圍我們無法保證您的安全。”
隊伍繼續前行,突然,狙擊手王磊的聲音在耳機中響起:“注意三點鐘方向。山脊線,距離1200米。黑水的人在那兒盯著我們。”
陳岩舉起高倍望遠鏡,鏡頭中清晰地顯示出四名全副武裝的雇傭兵正隱蔽觀察著他們。
其中一人手中的測距儀在夕陽下反射出刺目的光芒。
“要給他們點‘禮貌提醒’嗎?”王磊已經調整好他的t5000狙擊步槍,語氣中卻是帶著一種躍躍欲試。
陳岩按下衛星電話的快捷撥號:“老板,黑水在盯梢,怎麼處理?”
電話那頭,蘇寧的聲音平靜得如同在討論一份季度報表:“讓他們看。但要讓他們記住——非洲是我們的地盤,中東……很快也是。”
掛斷電話,陳岩做了個戰術手勢。
小隊立即變換隊形,展現出令人咋舌的協同能力……
兩名隊員架起便攜式電子戰設備,另一人放飛了改裝過的“翼龍”無人機。
短短三十秒內,黑水雇傭兵們的通訊設備全部失靈,而他們頭頂上盤旋的無人機則明確傳達了一個信息:你們的一舉一動都在我們掌控中。
“繼續前進,”陳岩對小隊下令,“保持威懾態勢。”
當yss小隊護送著地質隊消失在峽穀拐角處時,黑水的隊長狠狠砸了下岩石:“見鬼!他們的裝備比海軍陸戰隊還先進!那是什麼型號的無人機?龍國軍方的最新款嗎?”
他的副手沮喪地檢查著已然失靈的無線電:“不止如此。他們至少有三種我們沒見過的電子戰設備。總部需要知道這個——亞洲人正在改變遊戲規則。”
……
2003年1月,洛杉磯永仁中心。
蘇寧站在88層的全景辦公室內,洛杉磯港的夜色在他腳下鋪展開來,遊輪和貨船的燈光如同散落的鑽石。
acaan1946威士忌在燈光下泛著琥珀色的光澤,冰塊輕輕碰撞杯壁發出清脆的聲響。
加密專線電話突然響起,來電顯示隻有一個“”字母。
“總統先生。”蘇寧接起電話,語氣中帶著恰到好處的尊敬,“祝賀您成功連任。”
電話那頭,小布什的聲音透著輕鬆:“蘇,我得謝謝你……之前的‘建議’很管用。”
他指的是永仁集團在中期選舉中通過一係列政治行動委員會提供的巨額資金支持,以及那些精準到令人毛骨悚然的選民數據分析。
蘇寧輕輕搖晃著酒杯:“總統先生客氣了,我隻是個商人。”
布什笑了笑,聲音通過衛星線路傳來略顯失真:“商人?不,蘇,你是真正玩牌的人。”
短暫的沉默後,總統的聲音壓低了幾分:“伊拉克的事……永仁有興趣參與重建嗎?”
窗外的霓虹燈在蘇寧眼中投下變幻的光影。
過去三個月,永仁的戰略分析團隊已經針對伊拉克戰後重建做了十七套預案,從石油基礎設施修複到軍政府臨時行政支持,無所不包。
“當然,”蘇寧啜飲一口威士忌,“我們一直……珍惜每一次機會。”
“我就知道能指望你,”布什的聲音明顯輕鬆了許多,“切尼下周會派特彆顧問去洛杉磯。他有份清單……你會有興趣的。”
掛斷電話後,蘇寧按下桌上的通訊器:“通知戰略委員會,明早七點緊急會議。另外,聯係我們在休斯頓的石油團隊,準備擴大伊拉克業務分析小組。”
……
2003年3月,莫斯科郊外彆墅。
壁爐中的火焰劈啪作響,伏特加酒杯在寬大的橡木桌上留下淡淡的水漬。
瓦格納集團創始人德米特裡·烏特金按下遙控器,屏幕上的視頻暫停在一幀畫麵上……
i17直升機上快速繩降。
“這個華人……不簡單,”烏特金用粗壯的手指敲擊著桌麵,“他們在非洲的動作比我們還快。剛果金的鈷礦,中非的鑽石,現在連蘇丹的石油管道安保都拿下了。”
他的副手謝爾蓋皺眉看著畫麵中那些明顯改裝過的武器裝備:“要給他們點教訓嗎?在敘利亞或者利比亞?”
烏特金搖頭,給自己又倒了杯伏特加:“不,先觀察。”
他一口飲儘烈酒,喉嚨裡發出滿足的歎息,“在生意場上,敵人和朋友……往往隻有一線之隔。”
他指向屏幕角落模糊不清的裝備輪廓:“看到那個了嗎?龍國軍方還沒列裝的新型單兵作戰係統,他們居然已經批量裝備了。這意味著什麼?”
謝爾蓋的眼睛瞪大了:“有神秘力量在背後支持他們?”
“或者更糟,”烏特金陰沉地說,“他們有自己的研發體係,好到連美軍都想買。”
他站起身走向窗前,望著外麵紛飛的雪花,“通知我們在非洲的小隊,暫時避免與yss直接衝突。我需要更多關於這個蘇寧的情報。”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戰爭爆發。
五角大樓的新聞發布會上,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宣布了一份令人意外的承包商名單:“……永仁集團將負責戰區後勤保障係統的整體協調,利用其創新的‘即時物流’模式……”
n的財經評論員難以置信地看著手中的資料:“這家亞洲公司究竟什麼來頭?他們竟然同時拿到了運輸、基建和通訊三項核心合同,總價值超過50億美元!”
與此同時,科威特邊境的永仁物流中心正以驚人的效率運轉。
來自龍國義烏的集裝箱被快速拆解,裡麵的帳篷、軍服、便攜式廁所等物資按照精確算法分配,裝上等候的運輸機隊。
“從下單到前線交付,平均48小時,”永仁中東區總裁向參觀的美軍將領展示實時數據,“成本是傳統承包商的60。”
將軍看著屏幕上閃爍的物流網絡,既驚訝又困惑:“你們怎麼能在這麼短時間內建立起如此龐大的供應鏈?”
“蘇先生十年前就開始布局全球供應鏈,”總裁微笑著回答,“我們隻是把給沃爾瑪和蘋果的模式,用在了軍事物流上。”
re(即食口糧)包裝上印著熟悉的中文“自熱米飯”小字。
價格隻有傳統軍糧的三分之一,口味卻好得出奇,自然是讓華爾街那幫饕鬄利潤空間暴增。
……
2003年7月1日,美國帕洛阿托。
簡陋的辦公室裡,馬丁·艾伯哈德和馬克·塔彭寧緊張地看著對麵西裝革履的亞洲男子。
桌上放著的支票上那一長串零讓他們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永仁汽車集團將成為特斯拉的最大投資者,”蘇寧的特彆代表林世民推了推眼鏡,“初始注資2.4億美元,換取51的股份和董事長職位。”
艾伯哈德的手微微發抖:“這……這遠超我們的預期。但我們必須確認,你們是否會乾涉公司的技術路線?我們堅持使用交流感應電機,這是對尼古拉·特斯拉的致敬……”
林世民微笑:“蘇先生非常欣賞二位的技術遠見。事實上,永仁在中國擁有頂尖的稀土永磁材料研究團隊,他們很期待與特斯拉工程師合作。”
他滑動平板電腦,展示出一係列專利文件和實驗室照片:“我們認為,未來電動汽車的競爭不僅是動力係統,更是整個能源生態。永仁在太陽能和儲能領域的研究將與特斯拉形成完美互補。”
塔彭寧仔細查看著文件,突然抬頭:“這些電池技術……已經達到量產水平了?”
“先不說在中國蘇州的新能源電池生產基地,光是在中國常州的新工廠下個月就能投產,”林世民從容回答,“能量密度比現有產品提高37,成本降低29。蘇先生稱之為‘跨越式合作’——特斯拉負責設計和品牌,永仁提供技術和資金支持。”
當兩位創始人最終在合同上簽字時,他們不知道的是,這份文件將開啟一個怎樣的新時代。
而在洛杉磯的蘇寧,已經審閱完另一份標著“鋰礦資源全球布局”的絕密文件。
……
到2003年底,永仁集團的財報顯示其國防相關收入飆升至創紀錄的180億美元,淨利潤率達到驚人的28。
更引人注目的是,公司股價在過去九個月內上漲了347,成為全球市值增長最快的企業。
《華爾街日報》在頭版刊登了深挖報道:“永仁現象:一家華人背景公司如何重塑美國戰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