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奉已經把所有參與到這件事中的土著全都抓了起來。”
“此刻正關押在營中,隻等陛下旨意一到,便可以發落他們。”
“同時也命大軍戒嚴,嚴防有人偷襲。”
“受傷的學子們也安排了人救治。”
“至於那些已經死了的,靈柩正在送回成都的路上。”
劉諶聽完之後,麵無表情。
雖然事發突然,但是馬奉的處理方法還算不錯。
沒有貿然的把事情擴大,如果馬奉直接把所有參與到這件事中的土著全都殺死的話。
那南疆恐怕要很長一段時間都會陷入混亂當中,會拖延大漢發育的時間。
但是這些學子們也不能白死,說到底他們代表的都是大漢的意誌!
“傳旨,這些學子皆以戰死之名義,入劍閣忠烈祠。”
“另外下旨給馬奉,讓他對那些土著嚴加甄彆。”
“手上沾了血的,不問緣由皆斬!”
“其餘參與其中的土著,則以大漢律法論罪。”
“剩餘無辜之人,讓他們各自還家!”
劉諶在一番思索後,下了一道旨意。
樊建聞言,立刻躬身領命。
但是下完旨意的劉諶,心中的結卻並沒有就此解開。
因為這件事的本質並不是講武堂學子們和這些土著之間的衝突。
本質上是兩種觀念的衝突。
劉諶想到了薑維給自己送來的信裡說的東西。
劉諶發現這兩件事情,看似不一樣,但本質上卻是一樣的。
因為一切衝突的根本,都是利益衝突。
南疆的講武堂學子們,不會去考慮那些土著們的生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隻會覺得他們在阻擋自己建功立業。
魏興的講武堂學子們,不會考慮那些底層士兵的性命。
隻覺得這些士兵是自己建功立業的籌碼。
不把彆人的利益當成一回事,不站在彆人的角度上思考。
才是導致這兩起事情發生的根本原因。
自己給他們的起點太高了!
在南疆這封急報送過來之後,劉諶看到了這兩件事情的根源。
這些學子們,未出學堂便身俱官職。
這麼做,固然能讓他們更快的熟悉統兵作戰。
但缺陷同樣很明顯,那就是他們無法察覺到底層士兵的苦難。
覺得他們隻是晉升的工具。
同樣的,自己一直以來對他們的嗬護,也讓他們少了很多的危機感。
在麵對那些土著的時候,沒有足夠的防備,這才導致了這場悲劇的發生。
幸好大漢的人才足夠稀缺,自己早早的就把他們派出去曆練。
這才足夠早的發現這些隱患!
想到這裡,劉諶便命人取來紙筆,給薑維回一封信。
信中,劉諶對講武堂一乾學子進行了嚴厲的申飭。
加賞他們一人十軍棍的同時,也全部貶為基層官兵,從小兵做起。
同時也下旨,不止是第二期講武堂學子,往後的每一期講武堂學子,都要從小兵開始做起。
並且允許有傷亡存在,因為溫室之中是長不出參天大樹的!
喜歡三國之季漢演義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季漢演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