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劉諶的話,糜照笑著對範長生說道:
“範都尉,民以食為天,您老先來!”
範長生同樣謙虛道:
“還是糜司長先吧,老夫不過是在南疆行一些開荒之事,遠不如糜司長在通商城市中縱橫捭闔。”
糜照趕緊說道:
“範都尉言重了,在下哪裡會什麼縱橫捭闔,無非就是撥撥算盤珠子,風不吹日不曬的。”
“哪裡有您老親往田間地頭來的勞苦功高,還是您老先來!”
眼見兩人還要繼續推辭,劉諶忍不住開口了,因為滿朝文武還在眼巴巴的等著呢。
“範卿,土地乃天底下一等一的大事。”
“你先說!”
有了劉諶的話,範長生和糜照兩人便不再互相謙讓。
範長生口稱遵旨後,從袖子裡掏出一份早就準備好的東西:
“興漢元年,臣奉旨前往南中墾荒並興修水利。”
“至興漢元年年末,共墾得荒地四萬畝,疏浚河道二十餘條。”
“興修水利十七座。”
“興漢二年,共墾得荒地五萬三千畝,疏浚河道六條,興修水利二十五座。”
“興漢三年,共墾得荒地五萬畝,興修水利十五座!”
“其中,共得熟地七萬餘畝!”
“......”
範長生洋洋灑灑的說了有一盞茶的時間。
詳細的和劉諶以及滿朝文武講述了這三年自己在南中等地具體都乾了些什麼。
聽到這些數字,滿朝文武立刻發出一陣嘩然聲。
且不說興修的那些水利和疏浚的河道,將來會給大漢帶來多少好處。
光說這些土地。
三年共開墾荒地十四萬三千畝,雖然聽起來數量不多。
但是彆忘了,這不是漢中,而是益州。
益州原本的土地已經被朝廷和地方上開墾的差不多了。
範長生能夠開墾出來這些土地,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這裡麵有熟地七萬餘畝。
什麼是熟地,就是適合耕種的土地。
之前漢中之戰後奪回來的土地,為什麼能在第一時間投入生產。
就是因為那些土地都是熟地,隻是因為連年的戰亂荒廢了而已。
這七萬多畝的熟地,和漢中的那些地方一樣,都是能夠直接投入生產的。
這對大漢國力的提升是很重的!
至於其餘的七萬多畝生地。
眾人的心中都泛起一絲古怪。
早先的時候,朝廷派往興山駐防的漢軍是從南中調過去的。
而調過去的這批漢軍中,有相當一部分都是南中那裡新收的蠻兵。
這麼看來,這些土地多半是從那些蠻族的手中奪來的。
怪不得第三年的土地開墾還沒有第二年的多。
興修的水利熟練甚至都不如第一年!
但是這並不代表範長生的功勞變小。
誰都能看得出來後兩年開墾荒地的難度,因為這裡麵畢竟還牽扯到那些蠻族。
劉諶雖然早就已經知道這其中的經過,但是當範長生再次將這些事講述出來的時候。
劉諶還是能夠感受到其中的艱難和不易!
“範卿辛苦了!”
“益州興盛,範卿當為頭功!”
劉諶由衷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