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範長生作為天師道教主,又兼範家家主,說實話根本就不需要活的這麼辛苦。
就算他什麼都不用做,也能夠享受到不少的供奉。
但他卻甘心為自己所驅使,辛辛苦苦的跑到南中這些地方去墾荒。
足以說明此人確實是心懷蒼生,並非那些假托救蒼生之名,而為自己謀利的小人。
範長生聽到劉諶的話後,笑著說道:
“多謝陛下誇讚!”
“為朝廷出力,本就是臣的分內之事!”
範長生說完了自己這三年的成果後,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到了糜照身上。
因為大漢的第一個三年計劃,主要就集中在開墾荒地和對外貿易這兩件事情上。
開墾荒地的事說完了,自然就該對外貿易了。
糜照也不推脫,同樣從懷裡掏出一份清單:
“啟奏陛下。”
“興漢元年,臣奉旨前往建平以為通商之地。”
“至興漢三年末,共計開通通商城市十一。”
“共計得商稅超五億錢!”
“更兼糧草數十萬石,軍需物資十幾萬。”
“皆已充入府庫!”
糜照的話倒是簡潔的多,因為本身跟他有關的就是一些數字罷了。
遠沒有範長生那麼多的道道。
但正是因為這些數字夠簡單,夠直白。
所以才帶給滿朝文武更大的衝擊。
興漢元年以前,大漢每年稅收折合錢財大概在四十億錢左右。
雖然看起來不少,但是這些錢在刨除國中各種支出以及軍需後。
根本就剩不下什麼,頂多能剩個幾千萬錢的東西。
這還是整個益州加上漢中的各項稅收收入。
而糜照僅以區區十一城,便能在三年內得五億錢的商稅,以及數十萬石糧草和各種軍需物資十幾萬。
這生意做的,也太暴利了吧!
劉諶同樣心中感慨,雖說大漢的形勢一年好過一年,但是花銷同樣也一年多過一年。
彆的不說,之前奪取漢水北岸以及更早的圍攻魏興練兵,以及南中練兵。
哪一樣不是流水一樣的花錢,更不要說問吳國買船的那一筆巨大支出。
這幾筆支出幾乎都是由糜照買單的。
可以說糜照這三年的時間裡,付出的辛苦一點都不比彆人少!
“糜卿辛苦了!”
劉諶對糜照說道。
糜照聞言立刻笑道:
“這都是臣應該做的!”
劉諶點了點頭:
“傳旨!進範長生為大司農,掌管益州錢穀。”
“進糜照為光祿大夫!”
“其餘人等,皆有封賞!”
聽到劉諶的封賞,範長生和糜照立刻領旨謝恩。
兩個有功之人各自得到封賞,就連跟隨他們的人也各自有賞賜。
這是一件皆大歡喜的好事。
但是在其餘人的眼裡,這個封賞卻極其不尋常。
同樣是為國出力,範長生以墾荒十萬畝之功,成功躋身九卿之一的大司農。
反觀糜照,卻僅僅隻是一個秩比兩千石的光祿大夫。
要說這其中沒有什麼彆的意思,在場的這些人是肯定不會相信的!
喜歡三國之季漢演義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季漢演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