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科舉選拔出來的人才被陸陸續續的送往益州和漢中各地。
也代表著大漢的第一次科舉完美落幕。
在第一次科舉結束後的沒多久。
遠在安南的孟虯在派人押送糧食到成都的同時,也給劉諶帶來了一個好消息。
在收到劉諶送給他的那些武器裝備之後。
孟虯立刻沿著劉諶當初給他計劃的路線往西攻打去掠奪那些野人。
並且開始馴化他們,為自己開墾良田。
劉諶在收到這些消息之後,很是高興了幾天。
彆的人劉諶說不好,但是和孟虯打的這幾次交道。
讓劉諶明白,隻要孟虯還在活著,安南就會成為大漢的穩定糧倉。
雖然路途比較遠,沿路折損甚多,而且還需要額外支付一些東西。
但是這些糧食每多一分,劉諶和曹魏開戰的底氣就足一分。
另一邊,隨著曹魏內戰的全麵展開,魏吳之間的貿易也隨之激增。
吳帝孫醱也適時遣使前往洛陽,準備和魏國重修舊好。
同時也希望兩家能在某些生意上,展開進一步的合作。
劉諶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心中一陣冷笑。
吳帝孫醱的親生父母全都沒了,他也隻不過是幾歲的年紀。
哪有這個能力去下旨交好魏國。
無非是那些把持了吳國朝政的江東世家想往自己口袋裡劃拉東西罷了。
於是劉諶立刻派使者前往建業,去責問吳主此舉是不是想要破壞漢吳之間的盟約。
隻是打鐵還需自身硬,眼下的大漢是沒有精力去真的問罪吳國的。
不過即便知道這件事大概率是扯皮,但是態度還是要有的。
否則這些人隻會更加的得寸進尺。
另一邊,隨著糧食源源不斷的運往遝中等地,駐守隴西的牽弘有點坐不住了。
三國之間各有間諜這種事情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
牽弘立刻派人往長安報信,希望朝廷能夠重視一下。
與此同時,陳倉道的開挖工作也已經進行了大半。
在那些民夫被士兵替換的情況下,不知情的石苞在吃了幾個悶虧之後,再次選擇龜縮不出。
同時也把這個消息送到長安,希望長安能夠撥付兵馬幫他鎮守陳倉。
漢東郡的薑維同樣也沒有停下來,在徹底把漢東郡納入大漢版圖之後。
薑維時不時的就出兵襲擾旬陽,不為攻城,就為牽製和消耗魏國國力以及練兵。
之前魏國強而大漢弱,自己拚儘全力的進攻,都被魏國輕易的擋了回去。
可現在不一樣了,隨著長安司馬攸的割據分裂。
強大的魏國分裂成了兩個國家,國力瞬間衰弱不說,還要進行互相征伐的內戰。
薑維要是不趁著這個機會讓他們好好嘗嘗當初自己受的苦,怎麼對得起陛下這麼多年的謀劃。
至於上庸兵馬,雖然近在咫尺,但卻不敢輕舉妄動。
魏國分裂之後,由於司馬炎急著奪取長安,對於上庸的關注自然也減少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