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是黃明!”
黃明聞言一臉激動的站了起來:
“校...校長,學生就是黃明!”
奪取街亭並成功擊退魏軍後,劉諶把馬秉留在那裡駐守,其餘人全都調了回來。
黃明也因此一起返回天水。
前兩天在接到旨意的時候,彆提多激動了。
在此之前,他也不過是在祁山道的時候,在軍帳裡遠遠的看到過陛下一眼。
哪能像今天這樣被當眾叫到名字,這得是多大的榮耀。
果不其然,身邊的人一個個的都露出了豔羨的表情。
劉諶看著黃明,示意他不要緊張:
“前番朕曾派你們往天水各地去幫百姓收割糧食。”
“後來更是讓你們寫出感想,並從中挑選出一些比較好的全軍傳誦。”
“其中就有黃明同學。”
“這便是他的範文。”
“但紙上之物,終究隻是死物,沒法融入全部感情。”
“今日叫你起來,就是讓你再講一次你對朕前番舉動的真切感受。”
黃明原本以為叫自己起來,是讓自己講述如何在街亭勇猛殺敵,為國建功的。
沒想到是讓他講之前關於幫天水百姓收割糧食的感悟。
這一下子把黃明的思緒給打亂了,因為他並沒有做這方麵的準備,隻做了講解街亭戰事的準備。
不過這也沒有難倒黃明,因為之前的那件事對他的感觸實在是太深了。
自己的家族追隨昭烈帝入川並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優待。
雖說不足以讓自己過錦衣玉食的生活,但也從來沒有接觸過農事。
所以第一次參與農事,給黃明帶來的深刻印象絲毫不亞於在戰場上建功。
僅僅隻過了片刻功夫,黃明便重新組織好語言說道:
“學生祖上隨昭烈帝入川,也素知昭烈帝愛民之仁。”
“故而家中從不以奢侈為榮。”
“學生雖自幼便知民生之艱難,但卻從未真正見識過。”
“直到此前校長派學生往民間一趟,才知民間百姓之疾苦遠甚學生耳聞。”
“一年勞作,十之七八竟然要上交於偽朝之手。”
“留在自己手中的不過二三。”
“而這種日子對他們來說,已經是難得的好日子。”
“若是遇上戰事,還要額外征收稅賦。”
“比如此前偽朝鐘會入侵漢中,便有數次額外的攤派。”
“與之相比,益州和漢中百姓何其有幸,遇到校長這樣的仁君。”
“輕徭薄賦,使民能夠休養生息。”
“而陛下之誌,又何止益州和漢中之地,這天下本就是漢家天下。”
“這子民本就是陛下的子民。”
“也隻有陛下這樣的仁君,才會憐愛這天下的百姓。”
聽到這裡,劉諶開口打斷了黃明的話,好好的怎麼又開始吹捧起自己來了,這跑題跑的太明顯了。
“黃明同學,你覺得此番舉動,對天水百姓的影響如何?”
黃明立刻說道:
“一開始的時候,當地百姓不明所以,畏我等如虎。”
“可後來當他們明白咱們所來為何的時候,便不再抵觸,甚至還主動和我們接觸。”
“我們也是從這時候才知道,百姓哪有什麼彆的心思,所求者不過一條活路罷了。”
“如果能在活下來的基礎上,過上一些更好的日子,他們自然會對朝廷感恩戴德!”
劉諶點了點頭道:
“黃明所言不假,昔日太祖高皇帝便是不滿秦人暴政,才奮起抗秦,建立大漢。”
“孝文皇帝在代國見識過民間疾苦,在登基之後著重民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大漢因此得以走向強大。”
“後孝景皇帝不熄孝文皇帝之政,使得大漢真正的變得強大。”
“這其中,若是沒有真正的愛民之心,如何能建立巍巍大漢?”
“朕前番讓你們去幫天水百姓收割糧食,就是為了讓百姓們以最快的速度感受到大漢的愛民之心。”
“可笑那曹氏以為篡權奪位便能做到取而代之。”
“豈不聞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眾人聞言紛紛起身肅聲道:
“學生謹記!”
劉諶讓眾人坐下後,又說道:
“之前收割糧食的時候,百姓久在偽朝治下,到底還有戒備之心。”
“為了消除他們的戒備之心,朕後來又讓人去幫百姓修築火炕。”
“你們其中就有人參與到這件事中來。”
“哪位同學起身說說感想!”
話音落下,立刻就有人起身行禮道:
“學生趙祥,有話要說!”
“學生家中瓦匠出身,所以此前曾帶人往百姓家中幫忙修築火炕。”
“得益於黃學長他們給天水百姓留下的好印象,學生前往修築火炕的時候並沒有受到太大的阻礙。”
“百姓們甚至拿出一些自己平時都舍不得吃的東西硬塞給我們。”
“不過校長早就有言在先,不得取用百姓分毫,即便不得已取用,也許留下足夠的錢。”
“最終學生並沒有接受他們的東西。”
“也因此,那些百姓對我等是發自內心的尊敬。”
“有時候學生也曾設身處地的想過,若學生是天水本地百姓。”
“遇上朝廷這樣的兵馬,那簡直是幾輩子修來的福氣!”
“所以在之後修築火炕的過程中,學生也更加的用心對待本地百姓。”
“百姓也更加的對學生好。”
“甚至不止一次的告訴學生,希望咱們能夠永遠的留在天水保護他們!”
趙祥說完後,又有幾個學生在劉諶的示意下站起來講述自己的感想。
而這些感想無一例外的最終都指向百姓和士兵之間不是互相對立的,是能夠融洽相處的。
“昭烈帝曾有言,成大事者無不以民為本。”
“但很多人並不知道什麼叫做真正的以民為本,他們以為的以民為本是以百姓為私產,行掠奪之事,一如如今的偽朝。”
“而昭烈帝的以民為本,則是以百姓為根本。根不複存,何來枝葉繁茂!”
這就是劉諶此次講課的真正目的。
舊式軍隊心中的觀念早就已經根深蒂固,劉諶無法改變他們,隻能用強硬的態度和軍紀去約束他們不準對百姓進行騷擾。
眼前的這些學子們卻是新式軍隊的苗子,可以從根本上重新塑造他們和百姓之間的關係。
隻要把他們塑造好,並傳承下去。
即便將來那些世家想反撲,有這些握著槍杆子的士兵在,他們就翻不起多大的浪花!
“學生等,謹受教!”
喜歡三國之季漢演義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季漢演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