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墾荒_三國之季漢演義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500章 墾荒(2 / 2)

況且隨著戰事的推進,一直從後方調糧食前來也是一件負擔極重的事情。

當初丞相北伐的時候,同樣有就糧於敵的策略。

現在隴西三郡都歸了大漢,更應該好好經營才是。

“如今正值六月,剛是一年麥收時節。”

“百姓也把土地整理出來開始輪種粟、菽之類的作物。”

“若是開荒的速度夠快的話,說不定還能趕上下種。”

“即便是趕不上,也能給小麥播種提前打下基礎。”

“而朝廷近段時間亦無大的戰事。”

“故朕決定,自朕以下,所有將士開始帶領百姓在隴西三郡墾荒屯田。”

“尤其是講武堂的學子,要以身作則。”

“親自扶犁墾荒,方能知百姓供養不易。”

墾荒之事,是早就已經定下來的,此前因為一直在打仗的原因,根本顧不上。

隴西三郡到手後,朝廷就隻需要派兵防備廣魏和扶風來敵。

壓力會小很多。

這樣一來,很多士兵就會空閒下來。

朝廷自然不會讓他們空閒下來。

因為大軍每天的消耗是很大的。

這個時候就得考慮自給自足這條路。

尤其是在補給線被拉得這麼長的情況下。

對此眾人都沒有什麼意見,至於陛下親自扶犁墾荒,也在情理之中,因為每年春耕,帝後都要象征性的勞作以勸農桑。

“敢問陛下,這些開墾出來的荒地當如何處置?”

說話的人是薑筠。

開荒屯田這種事由來已久。

而漢魏吳三國之間的屯田製度又不儘相同。

如今隴西三郡皆已歸漢。

所以薑筠才會有此一問。

聽到薑筠的話,劉諶開口道:

“效仿益州成例。”

“所墾土地皆收歸朝廷所有。”

“但是誰開的土地誰擁有耕種權。”

“數量不超過每人五十畝。”

“多出的土地,朝廷以大漢屯田製度計以軍功。”

薑筠聽到劉諶的話,頓時瞪大了眼睛。

什麼叫土地皆收歸朝廷所有?什麼又叫誰開的土地誰擁有耕種權?

這豈不是朝廷自己當地主,把所有人都當成佃戶了?

還真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啊!

看到薑筠臉上的疑惑,坐在他右手邊的薑維低聲跟他解釋了一番。

聽懂之後的薑筠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

原來如此!

怪不得之前那麼多次北伐族叔越打越弱。

這一次卻能夠在陛下的帶領下直接拿奪回隴西三郡。

朝廷這個製度,雖說是把所有的土地都集中到朝廷手裡。

卻可以保證這些土地不能被地主豪強隨意兼並。

也就是說百姓即便活的再難,也始終可以保證有一塊地用來耕作,保證自己有一碗飯吃。

隻要有飯吃,百姓就不會造反。

陛下所慮甚遠,非常人所能及也!

事情商議完畢後,便要進入執行階段。

劉諶起身離開後,眾人也紛紛起身。

崔明煊攔住李驤說道:

“李參軍,某有一事,不方便當著陛下麵說,故想詢問一下李參軍。”

李驤點了點頭:

“崔祭酒請問。”

“某之前在益州的時候,為了讓天下學子日日得見天顏。”

“便在各處學堂懸掛陛下畫像。”

“後來被陛下以此舉有諂媚之嫌訓斥。”

“益州是咱們大漢之地,即便不掛陛下尊像,百姓亦念陛下之恩。”

“可這隴西三郡落入偽朝之手已近百年,百姓不知有漢久矣。”

“更不複知大漢天子為何。”

“在得知陛下要在隴西三郡創辦學堂後,某就在想是不是仿益州之例。”

“仍在學堂懸掛陛下尊像。”

“又恐陛下不虞,故而相問。”

“還請李參軍指點一二。”

李驤意味深長的看了崔明煊一眼。

然後說道:

“崔祭酒心思如此玲瓏,倒不如陪在陛下身邊做個內侍。”

說罷便自顧自的離開。

隻留下崔明煊一個人在原地發愣。

良久之後,才從李驤的話裡回過味兒來。

一跺腳暗罵了一句:

“呸,你才要當那阿諛奉承的閹人!”

隨後也匆匆離開。

朝廷的政令出天水臨時行宮,很快便傳達至隴西三郡。

天水倒還好一些。

大漢占領的時間比較長,而且為了給當地百姓留下好印象,也做了不少事。

尤其是在上次厘清土地的時候,劉諶做到了足夠的公平公正。

百姓們對朝廷的政令都是相當擁護,開墾荒地的熱情也極高。

而那些漢軍士兵本就是益州百姓出身。

對於開墾荒地這件事也有自己的獨到見解。

知道將來這好處也能落到自己和自己家人的頭上,對這件事同樣也非常積極。

至於那些講武堂學子,雖然一開始的時候對這件事頗有怨言。

覺得自己是天子門生,在講武堂學了一身本事是為朝廷打仗的,而不是浪費在開墾土地這種平民百姓才需要做的事情上。

可當他們看到劉諶也親自扶犁耕作的時候,所有人都啞火了。

連陛下都親自下地耕田,他們還有什麼好說的,即便想說也沒有那個膽量,全都老老實實的扛起钁頭去墾荒了。

薑維等人一開始以為劉諶隻是做做樣子,但很快他們就發現並非如此。

陛下是真的打算參與開荒,直接把眾人嚇了一跳,紛紛上來勸解。

但卻被劉諶一句“朕當為天下表率”給堵了回來。

劉諶早就想明白了,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怎麼能要求講武堂的這群自己名義上的學生做到?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自上而下改變,把這股良好的風氣從上到下灌輸到所有人的心裡。

才能讓所有人心甘情願的做出改變。

等到這股好風氣養成之後,便會因為慣性持續的運作下去。

另一邊,在各地興辦學堂的崔明煊這一次不再打算懸掛皇帝畫像。

李驤的一句話直接罵醒了他。

陛下是個做實事的人,不喜歡這種花活。

就算是喜歡,也不應該在現在這個階段搞出來。

因為大漢正處於上升期,上升期的時候,就應該腳踏實地的乾。

乾的好自然功勞就大,乾的不好,就算把馬屁拍的山響,也毫無作用。

天水三郡的建設,就在這種如火如荼的氛圍中次第展開。


最新小说: 破妄守界 從逃妾到開國女帝 養神 帶著農場去海島,路人甲她贏麻了 [傲慢與偏見]十九世紀貴婦生活 清穿之貴妃嬌弱 美人她隻想搞錢搞房搞事業 穿越成嘉靖長女後 帶娃隨軍,給絕嗣京少看男科他紅溫了 工業大摸底,我的廢品站值千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