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吳宮之變3.0_三國之季漢演義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三國之季漢演義 > 第589章 吳宮之變3.0

第589章 吳宮之變3.0(1 / 2)

歸義侯?司馬楙?

眾人不由得麵麵相覷。

雖然同是帝國之人投奔大漢,但司馬楙和當初的夏侯霸完全不同。

夏侯霸是為了躲避司馬懿的追殺,不得不逃往大漢。

可司馬楙完全是被關彝裹挾著,一步一步的走到今天。

在眾人看來,司馬楙不過是陛下為了收買北方人心而立的一麵大纛而已。

連司馬楙這樣的人,在歸降大漢之後都能被封爵,其餘人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陛下不讓那些跟著司馬楙一起歸漢的人融入到大漢,反而要另起一座城供其居住便是明證。

所以眾人壓根就沒有想到司馬楙能起什麼作用。

但是劉諶在聽到陸機的話後,卻第一時間反應過來了。

從幽州往大漢遷徙百姓是一件十分麻煩的事情,不光是路程上遙遠,沿途還會麵對一些很不確定的因素。

比如說,大軍前往幽州不可能也帶不了足夠幾萬人吃一路的糧食。

那這時候曾經在塞外有過好幾年治理經驗的司馬楙就派上用場了。

朝廷完全可以仿照司馬楙之前的經驗,沿路修建一些簡易的落腳點,以供幽州百姓中轉。

用這種接力的方式,把幽州的百姓接到雍州來!

隻要能把他們接到雍州,那剩下的事情就好安排的多了。

果然,陸機的想法和劉諶的想法不謀而合。

同時也驚到了在場的所有人。

在今日之前,還從未有過如此大規模遷徙普通百姓的事。

所以在劉諶的問題提出來之後,他們能想到的也是百姓經過敵境的麻煩。

卻壓根沒有想到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讓百姓走草原,繞一個大圈進入雍州!

“若果真如此,乃幽州百姓之福啊!”

既然有試一試的可能,那眾人自然不會再反對。

很快,長安的政令便開始下達。

最先收到命令的就是馬奉。

關彝和文鴦此時還未從西域趕回來。

早就已經養好傷的馬奉就成了長安唯一一個熟悉塞外的大漢將領。

而且當初關彝征討劉淵的時候,帶走的大部分都是文鴦的兵馬。

那些原本就跟隨關彝闖蕩關外的將士依然在長安。

第二個得到命令的是陳壽,按照既定的計劃。

劉諶需要在雍州往幽州的路上修建不少於四個能供幾萬人暫時休整的落腳點。

這是一筆很大的開銷,並且越往幽州,危險程度就越高。

必須要提前布局。

但他們不光要麵臨草原上遊牧民族的窺視,還要提防司馬炎的反應。

所以劉諶還下了第三個命令,那就是把司馬楙從天水調過來。

他知道這個消息肯定瞞不過司馬炎,司馬炎也必然會派兵出擊。

他想賭一把,看看這個史書留名的羊祜願不願意放幽州百姓一條活路。

政令一道道的下發,大量的物資開始往馮翊郡調集。

馬奉也先一步帶人出發,他要去肅清百姓遷徙路線上的障礙,讓幽州百姓免遭外族人的覬覦。

在大漢上下都在為幽州百姓的遷徙而忙碌的時候。

吳使也終於趕到洛陽,麵見司馬炎。

並且轉達了朱先的“善意”。

司馬炎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不由得喜出望外。

此時劉諶讓孫氏自去帝號的消息還沒有傳到洛陽。

所以在司馬炎看來,這並不是吳國在向自己求和,而是在向自己服軟。

吳國已經扛不住了。

俗話說得好,人有不如我有。

若是攻勢不順利,司馬炎或許會考慮一下朱先的建議。

畢竟正如朱先的那群謀士所言,司馬炎所求者不過是江東的錢糧而已。

但現在不一樣了,隨著大漢水師的退出,整個南線的攻勢異常順利。

誰都看得明白,吳國快撐不住了。

這次吳國派人來求和,便是明證!

如果能撐得住的話,誰會主動服軟呢?

這種情況下,司馬炎就算是再傻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在這個時候退縮。

彆人的許諾都是假的,隻有拿到手的東西才是真的。

你們背刺蜀漢的事,我可是知道的清清楚楚。

拿下江東之後,就連你們都是我的,我還需要你向我供奉?我自己去取不就得了!

賈充和荀愷等人也和司馬炎的意見相同。

而且考慮的要比司馬炎更多一些。

拿下江東是多少人的戰功,這裡麵有多少世家子弟可以分潤的功勞。

你吳國輕飄飄的一句話就想把我們這些世家子的功勞全都作廢,天底下哪有這麼好的事情。

吳使被狼狽至極的趕出洛陽。

就這還是沾了兩國交戰不斬來使的光。

否則回到江東的就不是吳使,而是吳使的人頭了。

當吳使回到江東,把消息告訴朱先之後,朱先又驚又怒。

這個司馬炎,難道就不擔心我真的倒向蜀漢嗎?

此時吳國內部的風向也在發生一些悄悄的變化。

從朱先執掌吳國朝政到現在,吳國無論是在外交還是軍事上,都沒有取得任何進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但這些並不足以讓江東士族對朱家生出不滿。

真正讓江東士族對朱家產生不滿的是兩件事。

第一件事是蜀漢借長江水道從安南往天水運糧。

這是一筆相當大的財富,因為海路打通之後。

蜀漢運糧的船就一直沒有停過。

並且為了保證糧道的安全,所有的船隻都是從吳國租借的,價格也十分的公道。

但這筆錢大部分都落到了朱家的口袋裡,彆人並沒有分得多少好處。

而且這些好處也不是朱家真心實意分給他們的,是因為朱家的手裡沒有那麼多的海船!

第二件事就是陸抗死後,朱家對陸家人的處理方式。

給了陸雲一個空頭銜,將其趕出西陵。

並且由朱家全盤接收西陵的一切。

這讓眾人未免有了兔死狐悲之感。

今日他敢如此對待江東陸氏,來日未必不敢這麼對付自己。

如今吳國朝政已經完全被朱先把持,就連皇長子也有朱家血脈。

說不定將來哪一天,朱家就會更進一步,到時候人家還能跟你平起平坐嗎?

就在這個時候,劉諶的旨意到了。

要孫氏自去帝號,才願意出兵拒晉。

大家一開始的反應都和朱先一樣。

我們這群人已經在江東紮根這麼多年了,好不容易共同推舉一個孫氏出來。

這會兒來個劉氏想壓在我們頭上,絕無可能!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人漸漸的回過味兒來了。

江東當初不也是大漢的地盤。

隻要能保住自家富貴,頭頂的人姓孫還是姓劉,又有什麼區彆?

況且劉諶也隻是讓孫氏去個帝號而已。

又沒有說把江東並入大漢,有什麼好擔心的。

反倒是這麼一來,你朱氏無法再在江東一家獨大,獨占好處。

這樣對大家都有好處。

至於劉諶會不會因此把手插進江東。


最新小说: 玄門主播萬人迷,賺夠一億就退休 七零:相親被拒?我轉身另嫁糙漢 太虛靈霄訣 曹賊,還我大漢江山 禦座上的現代思維:拐跑權臣計劃 警局團寵:智商最低,破案最猛 蒙冤入獄後,我懲惡徒兌萬物! 七零嬌小姐隨軍,驚豔家屬院 棲賢大陸 蛻凡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