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此間事了,孫氏依然可以恢複帝號,江東仍然還是那個江東!
洛陽不同意議和的消息傳回江東之後,更加堅定了這些人的想法。
司馬炎拒絕議和,那江東就隻有倒向蜀漢了!
很快,朱先就發現了不對勁兒。
先是軍中供應前線的糧草時斷時續,然後是廣陵防線莫名其妙的破了幾個口子。
若不是施績發現的早,說不定晉兵就在長江南岸站穩了腳跟。
得到消息之後,朱先的鼻子都快氣歪了。
軍中糧草是朝廷花錢,從各家采購。
廣陵防線也是各家出人統一聽從調度。
事已至此,朱先哪裡還能想不明白是為什麼!
分明是那群人在暗地裡向自己施壓。
隻要廣陵防線出現失誤,他們就立刻會向自己發難!
逼迫自己倒向蜀漢,否則就會奪了自己的地位和權力!
朱先哪裡會讓這種事情發生,即便是投降蜀漢,也應該自己占據頭功才是!
很快,朱先便決定再派使者前往長安,以孫氏的名義向大漢稱臣。
但是在此之前,他還有一件事要辦,那就是解決孫醱。
劉諶的旨意一到建鄴,自己就會完全失去對孫醱的掌控。
到時候身為大漢吳王的孫醱肯定會想儘辦法對付自己。
自己也會礙於漢帝劉諶而處處受製。
與其這樣,還不如在漢帝的旨意到達建鄴之前殺了孫醱。
讓自己的外孫繼位,外孫也姓孫,而且還不到一歲。
肯定也需要人來輔佐,哪怕劉諶從成都或者長安派人來,也不可能完全離開自己!
當朱家的私兵出現在吳宮的時候,孫醱就意識到了自己的結局。
孫醱看著凶神惡煞的朱家私兵,知道自己所有對未來的暢想都將化作泡影。
但他既沒有憤怒的咆哮,也沒有低聲下氣的乞活。
“讓朕吃完這頓飯吧。”
孫醱一臉平靜的說道。
朱家私兵沒有阻攔。
孫醱端起碗,安靜的吃完了人生最後的一頓飯。
在碗裡的最後一粒米被吞下肚後。
孫醱將目光看向北麵長安的方向:
“真的很羨慕你啊!”
隨後孫醱便咬舌自儘。
孫醱死後,朱家私兵立刻開始動手。
將宮中內侍和宮娥一並屠戮。
興漢十一年八月,吳帝孫醱暴死宮中。
上諡號曰“戾”!
九月,孫醱之子繼位。
同月,吳國遣使入長安,願去帝號,接受大漢冊封。
並請大漢水師入長江,共禦晉國!
消息傳到長安,舉國歡騰。
吳國去帝號向大漢稱臣,雖然隻是表麵功夫。
但其中的政治意味卻是很濃的。
這意味著如今天下已經超過三分之二重回大漢懷抱。
司馬炎再也不要想著通過攻占江東的方式和大漢分庭抗禮。
而且大漢可以從兩路同時出兵進攻晉國,使其首尾不能相顧!
天下一統,已經近在眼前了!
劉諶心中卻相當的平靜,這是自己早就已經預料到的結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江東士族就像是一群待價而沽的商人。
商人是不會拚命的,拚了命還怎麼掙錢!
隻是孫醱竟然死了,這倒是讓劉諶有點意外。
但很快劉諶就想明白了。
孫醱的死並不是意外,而是注定的。
他和他的父親孫休一樣,是個有想法有抱負的人。
隻可惜一生命運多舛。
其父早喪,幼年時便要躲避堂兄孫皓的追殺。
好不容易在忠義之士的保護下活下來並等到孫皓暴斃。
結果卻又落入朱氏之手淪為傀儡。
好不容易等來對大漢稱臣這個不是機會的機會。
卻最終倒在了重掌大權的前夜。
一生謀劃,皆成泡影。
從劉協開始,到曹奐,再到如今的孫醱。
這些人的下場一個比一個慘。
權臣當道,帝權旁落。
看似風光無限的皇帝,卻是彆人砧板上的一塊肉,連生死都不由自己做主。
也就一個曹髦,還有幾分血性,用性命將司馬氏釘在恥辱柱上。
劉諶微微一歎,再抬頭,眼裡最後的那點憐憫消失一空。
孫醱這個人是有野心的,有野心的人當然是死了最好。
因為有野心的人總會在某個時刻,整點幺蛾子出來。
說起來,朱先倒是給自己辦了一件好事。
他以為殺了孫醱,讓孫醱之子繼位,然後再對大漢稱臣。
這樣他就可以以輔佐孫氏的名義,繼續執掌江東?
簡直是可笑至極!
司馬炎都不能容忍的事,朕又豈能容忍!
劉諶當即下旨。
第一,讓陸晏立刻帶著大漢水師開進長江內,阻住晉國兵馬,並趁機占據長江江麵。
第二,命杜預立刻返回成都,並從成都帶兵前往江夏,接管江夏城防。
江夏到手,荊州就大半入了大漢的口袋。
自己就不用怕吳國將來會再翻起什麼浪花來。
想了想,劉諶又下了一道旨意。
讓張惇到長安一趟。
旨意下達完畢之後,劉諶才召見司馬楙。
“朕有件事要你去做。”
早在來的路上,司馬楙就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什麼。
所以他並沒有什麼意外。
“請陛下示下!”
劉諶從袖子裡拿出一封書信。
“縱觀大漢,唯有卿與羊祜有些相熟。”
“朕手書一封,由你親自帶給羊祜。”
“告訴他,朕此次不為兩國爭鬥,隻為幽州蒼生。”
“朕希望他能夠放這群百姓一條生路,勿對百姓動手。”
看著劉諶遞過來的書信,司馬楙傻眼了。
原本以為是告訴自己一些路上的細節,沒想到是讓自己去找羊祜。
陛下,這不對吧......!
喜歡三國之季漢演義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季漢演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