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轉頭看向陶銘澤,語氣不重,卻如一針穿透人情:
“我非常尊重江淮的產業能力,但我們要討論的是‘國家需要什麼製度’,而不是‘誰的數據更好看’。”
“如果數據決定一切,那麼今天不該是我們這些人坐在這裡,而是交給算法打分即可。”
陶銘澤麵色微動,還未回應,李一凡已遞上第二句話:
“我建議會議記錄將這次建議案歸檔為‘階段性區域產業建議’,不列入主決策通道,等星光試點成型後,再討論橫向聯動。”
全場沉默三秒。
然後——
大夏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薑承遠低頭記下一行字,隨後開口:
“李書記的意見,我記下了。”
“建議案是否列入‘預研備選通道’,我們回京後組織專項論證。”
這句話雖未明確否決,卻相當於駁回了陶銘澤的主導權提案。
陶銘澤臉色微變,微微轉向,低聲說了一句:“李書記的政策口風,倒是比部裡還準。”
李一凡神色不動:“我隻是照著國家文件說話。”
……
會後。
大夏國家發改委產業政策司一位副司長悄悄走到李一凡身邊,遞過一張名片。
“李書記,您這次對文件條文的把握讓我印象很深。”
“有空來北京走一趟,我們正在內部評估試點機製向部際聯席體係過渡的可能性,到時想請您介紹星城市的‘試點運維模型’。”
李一凡接過名片,輕輕點頭:“有機會我一定彙報。”
這不是客套。
這是一次極其罕見的“體製認同”信號。
……
次日,大夏社評論部發表評論:
“協同不是競爭,試點不是瓜分。”
評論文中再度肯定星城市“試點先行、製度清晰、目標純粹”的改革方向,同時含蓄指出:
“不應在未完成製度試點時,以區域協作之名,行權力擴張之實。”
李一凡沒有看評論,但他知道,這場會議之後——星城市的改革試點,已經不隻是‘地方樣本’,而是真正意義上的國家級邊界節點。
喜歡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請大家收藏:()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