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省委辦公廳,9月中旬。
文件代號〔2015〕秘字22號的中秧評估紀要悄然送達省委辦公廳內部,僅有省委書記趙建國、省委副書記李一凡、組織部長許宏誌、常務副省長陳鬆年幾人擁有密級閱覽權限。
內容核心隻有一段:
“建議將星城市科技治理機製列入中秧小規模機製複製平台,適時向具備條件的地市推廣。”
這意味著——
李一凡親手搭建的改革體係,已獲得中秧“製度級彆”的試點確認權。
這不是一個市的成功,也不隻是瀟湘的榮耀。這代表在未來一輪全國改革中,“星光2030機製”將作為樣板框架參與指導其他省份的試點構建。
但這紙紅頭文件,在瀟湘省引發的,卻不是滿堂喝彩,而是隱隱不安的震蕩與靜默。
……
同一時間,省人社廳、省科技廳、省財政廳三家聯合起草的一份《關於加強省級部門對地市試點機製統一協調建議》文件,被送入省委政策研究室。
這份表麵冠冕堂皇的文件,其核心精神是——
“省級主管部門應加強對試點城市製度設計權的指導與兜底,確保試點改革不脫離全省發展節奏。”
換句話說,就是想用“省級統籌”的名義,把李一凡的“改革主導權”收回來。
文件並未蓋章,而是被人刻意“順手”送入省委文件體係流程。
許宏誌看到文件時,第一反應是皺眉。
“他們這是在試圖重建省一級的製度優先權。”
“以前隻是有人不服,現在是開始有意識地建立替代製度敘事了。”
他把文件交給趙建國時,趙書記看了幾眼,沒表態,隻淡淡道:
“一凡走得太快了。”
“快得讓這套係統自己都覺得不正常。”
許宏誌想了想,壓低聲音:“書記,您擔心他的節奏引發係統性排異?”
趙建國沒有否認。
“你我都清楚,他的那套製度一旦中央承認,就意味著——一個地級市,有了越級製定體製規範的能力。”
“你說其他廳局怎麼可能心裡沒有疙瘩?”
“過去他們要拿紅頭文件、開幾十場論證會,才能改一條人事政策——他一個人,用試點名義就改了編製、財政、容錯機製、績效考評。”
趙建國語氣微冷:
“這不是體製內的行為風格。”
許宏誌沉默半晌:“可問題是,他確實成功了。”
“數據在漲,項目在落地,中央也肯定了。”
趙建國緩緩起身,望向窗外,沉聲道:
“是,他贏了第一仗。”
“但也正因為他贏了,這套體製才開始警惕他。”
……
與此同時,瀟湘省政府內部。